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分类规划、强力推进、规范运行,在全县实现了各级人大代表“家站”平台的全覆盖。
规范建设夯基础
“家站”阵地建设是保障代表履职行权的重要基础,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有效推进全覆盖、标准化“家站”建设,为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充分行权履职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一是全覆盖建设。按照“建在基层、覆盖选区、布局科学、方便联系”的原则,在各乡镇(街道)规范设置人大代表之家,在各村(社区)规范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截至目前,全县37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384个村(社区)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家站”全覆盖。二是针对性布局。立足宣汉“工业强县”战略、全省唯一土家族聚集区、劳务人口输出大县等县情实际,创新设立普光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土家族片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助力工业经济和民族工作发展;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的支乡联谊会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为驻外地的县、乡人大代表提供学习、履职平台,构建起符合县情实际、覆盖县域内外、突出县域特色的“一家一站多中心”科学布局。三是标准化打造。按照“有固定场所、有统一标牌、有宣传标语、有职责制度、有信息公示、有学习资料、有活动档案、有工作人员、有经费保障”的“九有”标准,规范化建设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并完善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访、建议办理等制度,规范选民登记簿、代表花名册、代表小组活动记录簿、接访登记簿和办理结果登记簿。
强力保障稳运行
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强化各项要素保障,确保“家站”既能建得起来,更能运行下去。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家站”工作由县人大常委会基层工委和乡镇人大主席团统筹,明确乡镇人大主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负责人,并分别设置1名专职联络员,同时将全县82名市人大代表、395名县人大代表、2308 名乡镇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家站”开展活动,重点推动领导干部代表带头进“家”入“站”发挥示范作用。规范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活动开展,每月至少开展3次固定接访和下访,宣传党的政策、听取意见、接访选民、化解矛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有效解决人大代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县委高度重视人大“家站”建设,在乡镇本级预算基础上,县级财政按照镇3万元/年、乡2万元/年标准补助人大主席团工作经费,支持乡镇人大主席团更好开展工作;按照县人大代表1500元/人、乡镇人大代表1000元/人的标准预算代表活动经费,保障人大代表开展各项履职活动;按照每个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4320元/年的标准预算工作经费,保障无固定收入代表能充分履职。全县财政纳入预算每年用于基层人大工作专项经费达到486万元。三是强化制度保障。设立县人大常委会基层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全县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具体牵头全县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运行管理。出台《关于加强宣汉县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职责和办理流程》《宣汉县乡镇人大工作考评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履职登记考评、年度履职承诺监督机制,印发《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监督登记考评办法》《宣汉县人大代表履职纪实手册》《宣汉县人大代表年度履职承诺及向选民述职办法》,每年对代表进行综合评价计分,把考评结果作为代表履职和继任的重要依据。
创新探索增活力
代表和选民的参与活力是“家站”发挥联络作用的关键,宣汉县人大常委会采取“家站+”建设思路,鼓励支持各“家站”开展探索创新,代表、选民活力被充分激发,一系列创新做法得到实践和推广。一是“星级”管理督促代表履职到位。君塘镇探索人大代表履职管理机制,制发《关于开展人大代表星级评定工作的通知》,把人大代表综合素质好、服务选民好、履职效果好、作用发挥好、群众评价好等“五个好”创设为五颗星,并细化为代表参加小组活动、联系群众、助推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参与公众事务管理等五个大类25项具体考核内容,加权量化,采取“百分制”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对人大代表评定星级,张榜公示,激励人大代表主动履职。二是人大代表争当“三员”助企纾困。普光镇依托代表联络中心,组织普光工业园区的人大代表主动当好政策宣传员、困难协调员、企业发展参谋员,以推动政策落实、优化联企服务、解决困难问题为重点,建立问题化解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工作宣传机制、考核督促机制、联企长效机制等系列工作机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企业最急事项、最忧事项、最缺事项、最堵事项和最盼事项,助推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高效发展。三是开发“小程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天生镇在人大代表每月固定入站接访、不定期入户下访的基础上,创新开发“人大窗口”小程序,选民通过小程序向联络站直接反馈意见建议,相关办理情况通过小程序直接反馈诉求人,实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针对群众对社区事务参与不够、激情不高等问题,探索推出积分管理制度,并建立“幸福e家”管理系统,激发群众参事议事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