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大支撑,今年以来,达州市通川区朝阳街道人大工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委决策部署,把助推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履职的重要抓手,深入企业、项目一线解难题、强服务、督进度,以实际行动展现人大作为,确保文理学院东校区、达钢老厂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宣传服务,营造前期建设良好氛围。民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重点项目能否早日建成是群众最为关心的大事。朝阳街道人大工委利用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每月组织代表接待选民群众的时机,组织代表持续深入到项目利益关联群众中,耐心讲解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组建人大代表政策宣讲队,通过院坝会等形式,开展专题宣讲活动20余次,就当前征地拆迁、群众安置、失地农民社保办理等政策解疑释惑。对“仍有疑虑”的对象,逐户走访,面对面了解情况,并及时将收集到的问题反馈给有关部门,为项目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硬核监督,督促项目建设有序实施。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朝阳街道人大工委以问题为导向,组织辖区人大代表组成监督小组直插一线、深入现场,通过点上交流、线上互谈,确保监督实起来、建设快起来。通过微信群,代表与相关部门交流项目进展,及时反馈情况,督促解决难题;组织表“密集”走访重点项目,现场察看项目进程,就项目存在问题与项目责任方直面交流,针对项目施工用电、用工等问题积极出谋划策,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建议5条。定期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监督活动,每月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着力跟踪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中梗阻”难题,每季度向街道党工委提交一份督查小结。
协作发力,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服务企业,解困为本。朝阳街道人大工委始终坚持“一盘棋”思想,自四川文理学院东校区项目建设以来,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全程积极协作工作,不仅冲在前,还带着群众一起干,在入户动员、拆迁补偿、用地选址等各个环节都尽心尽力。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契机,用好用活代表“进家入站”联系群众这把“金钥匙”,主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项目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带回去、送上去。截止目前,提出项目建设有关意见建议30余条,邀请市区有关部门现场办公10余次,促进有关建设难点、堵点又好又快解决,为项目9月建成招生贡献了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