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有利于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实效。2022年以来,杨家镇人大主席团聚焦民生热点和重点项目,积极探索“人大+”监督模式,创新推行“人大+纪委”联合监督,推动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落地落实,以更好的监督成效促进镇域经济社会事业更好发展。
集体研究构建联合监督机制
玉皇社区老财政所修建于1997年,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地震影响,经2020年3月鉴定属于D级危房。住户于2020年3月陆续搬离,但因资金、土地占用手续等问题,安置房迟迟没有动工。为尽快解决搬迁群众住房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去年7月,经镇党委会议集体研究,《关于成立玉皇社区老财政所地质灾害搬迁安置项目联合监督工作组的通知》拉开了“人大+纪委”联合监督的序幕。《通知》明确由镇人大主席任监督组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相关村社区纪委书记、委员和人大代表为组员,内容紧扣“互通信息、联合督查、问题移交、共用成果”四个机制,促进联合监督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专项联查促进监督落地见效
“感谢党委政府,感谢人大代表和镇纪委的监督支持,我们搬迁户期盼了已久的安置房终于盼到了!”在老财政所地灾搬迁安置点项目现场,一栋崭新的七层电梯大楼格外引人注目,参加现场督查的搬迁户代表难掩心中的激动。一年以来,镇人大主席团联合镇纪委组织人大代表、纪委委员、群众代表对玉皇社区老财政所搬迁项目开展联合专项督查5次,收集梳理到关于房屋安全质量、小区环境等问题建议8条,并督促全部完成整改,确保该民生项目顺利推进。

昔日老旧危房“变身”崭新电梯大楼
在此基础上,镇人大主席团联合镇纪委聚焦辖区民生实事和重点项目,对G5安置点、蚕桑八宝研学基地、丰新路、水晶沟以工代赈等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了联查督办。结合纪委“清风护航、清淤治乱”专项行动,组织省市区镇人大代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代表联动护航”联动主题活动,代表们化身优化营商环境“护航员”,深入园区企业和项目现场走访调研,收集问题建议,宣传惠企政策,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扛起代表责任,彰显代表作为。

“人大+纪委”聚焦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开展现场督查
座谈会商推动监督集中问诊
在联合监督检查结束后,镇人大主席团与镇纪委、目督办、三资办组织召开项目联合检查座谈会,通报联合监督检查的情况。座谈会上,镇乡村振兴办、国土项目办、园区办、城建办等部门分别汇报牵头项目推进情况。针对联合督查走访中发现的个别项目推进研究部署不具体不深入、个别部门协调沟通对接不及时不主动、落实一线抓项目不扎实不到位等问题,检查组督促各项目负责人会后逐个梳理、核实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主动担当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人大+纪委”联合监督重点项目座谈会
一张清单强化监督跟踪问效
镇人大主席团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把联合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形成清单台账,强化跟踪监督,确保整改到位。将规划滞后、建设用地不适应发展需要、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工作联动有所欠缺、人才紧缺等影响项目推进的10余个问题制成问题清单持续跟踪监督检查。将监督检查情况形成监督检查报告向镇党委报告,同时以书面形式
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要求对照问题清单研究措施,制定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采取有力措施,一项一项分解,一项一项落实,整改结果作为镇党委、镇人大主席团对各部门单位开展考核评价、推优评先等重要依据。
下一步,镇人大主席团将在探索“人大+纪委”联合监督基础上,横向延伸“人大+”监督模式,积极推动人大监督与党内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等贯通起来,纵向拓展协同监督领域,拓展到人大选后监督、代表建议督办、执法检查等更多领域。通过监督事项贯通、监督手段对接和监督资源整合,形成监督合力,以更好的监督成效促进杨家各领域各方面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