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大竹县妈妈镇人大:助力桑蚕养殖 织出群众致富路

时间 2023-08-10 来源 大竹县人大
[ 字号大小:]

  桑蚕养殖是妈妈镇的特色产业。今年,妈妈镇人大主席团立足该镇持续壮大蚕桑产业的发展定位,进一步激活人大代表助力产业发展新动能,全镇人大代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渠道,纷纷为妈妈镇蚕桑产业“出主意、献计策、作贡献”。

  建言献策促发展。妈妈镇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导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为地方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针对妈妈镇闲置土地利用率低、种植零散,老旧泥房养蚕及人蚕混居,桑蚕产业的现状,镇人大深入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方式,广纳群言、广集民智,依托村级代表联络站收集相关意见建议29条。提出“关于支持妈妈镇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组织人大代表外出学习桑蚕养殖技术(种养分离技术)的建议”等7条意见建议,解决妈妈镇桑蚕产业目前发展的矛盾困难。


图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

  技术支持提质量。桑蚕具有“投入小、产量高、见效快”等优势,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吸引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产业。为提升妈妈镇桑蚕产业竞争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镇人大积极探索“代表联络站+”的模式,结合代表联络站活动对全镇特色产业深入实地调研,组织代表参观梅岩村现代化大棚蚕房、了解目前镇内标准化大蚕房在引进桑园喷灌系统、供配电、降温设配、自动轨道设备等经验,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邀请省级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种桑、养蚕等技术培训10余次,对标准化大蚕房示范点等进行专业指导,为桑叶改良品种,蚕房改造建设给出意见方案。


调研桑蚕发展情况

  畅通销售渠道解民忧。为解决农户蚕茧销售的后顾之忧,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员积极与大枫树农业有限公司洽谈,建立“公司+村级组织+基地(蚕农合作社)+农产(社员)”的经营模式,实施以32元/公斤的保护价回收蚕茧,目前培育蚕桑专业合作社6个,带动职业蚕农58户、养蚕散户600余户。同时积极拓宽省外市场,利用“互联网+”、市、县旅游及农特产品展销会等模式,将蚕茧销售到浙江等其他省份,因养出的茧个大,茧厚,蚕丝质量高,很受江浙市场欢迎。
  妈妈镇党委书记、人大代表朱月高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妈妈镇将依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和全县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在全县唯一蚕桑现代化农业园区基础上,力争2023年创建成省级蚕桑示范园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为农助农作用,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新增培育一批蚕桑专业合作社、职业蚕农,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进一步加强园区产业基地景区化设施建设,推出养蚕,观赏,采果等体验活动,开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市场,实现蚕农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