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虚心听取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要求,修订《泸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办法》,聚焦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和办理工作“既要重过程、也要重结果”“两高两重”,细化落实代表建议的提出、交办和督办等环节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推动代表履职成果更好转化。
——全链条服务代表提出建议。一是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始终将代表建议工作抓在日常,创新国家机关联系代表、常委会领导联系组成人员、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四联”机制,坚持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召开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同志座谈会3次,组织代表参加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一委两院”重要会议、重要活动200余人次,及时向代表通报有关工作情况。常态化为代表转发《每周要情》42期,寄送相关资料、订阅书籍杂志1500余册,帮助代表及时了解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强化事前沟通协调。建立代表提出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在人代会召开前,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等重点工作,先后组织代表开展视察调研15次,协调有关单位为代表提供相关素材,回答代表询问,协助代表做好建议提出准备。三是严格把关建议质量。会议期间,专门成立议案建议工作组,专职负责审核代表建议,加强与各区县代表团、提建议代表的沟通衔接,帮助代表整理和规范建议内容,把好代表建议政治关、质量关。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建议171件,其中退回7件,退件率仅4%,建议的格式更加规范,体例更加完整,指向更加明确。
——全方位开展代表建议交办。一是联席会议协商初定责任。会议期间,大会议案建议组及时组织召开代表建议工作联席会议,会同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目标绩效办、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单位),对代表所提建议进行认真分类、登记造册,初步确定承办单位,明确办理责任和要求。二是线上交办建议增强时效。在经过代表建议工作联席会议会商后,依托代表网上履职服务管理平台代表建议处理功能,对代表建议进行网上预交办,实现代表现场“点单”、人大马上“派单”、部门及时“接单”,进一步提高建议交办效率,为承办单位预留更多办理时间。三是专题会议交办狠抓办理。今年2月23日,市人大办、市政府办联合举行代表建议交办会,将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收到的代表建议正式交付38家部门(单位)研究办理,进一步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其中,属于政府工作方面的149件,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办理;非政府工作方面的15件,由市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以及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协商办理。建议交办后,各承办单位迅速启动,落实定责任领导、定责任科室、定责任人、定办理时限、定办理要求,包办理效果“五定一包”办理工作责任,明确严格办理程序、严格答复规范、严格时间进度、严格办理质量“四严”办理工作要求,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职能科室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
——全覆盖督促建议办理落实。一是落实对口督办。按照部门对口联系原则,将164件代表建议分派给市人大各专委会对口督办。各专委会将建议督办列入全年工作计划,详细制定督办方案,全程加强与承办单位和提建议代表的沟通对接。二是落实重点督办。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确定10件代表建议作为常委会重点督办件,落实“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委室跟踪负责、部门具体办理”的督办措施。截止5月底,市人大相关专委会紧扣重点督办工作,召开督办工作座谈会10次、视察现场12次、专题协商会17次,确定的10件重点督办件全部办结,答复率、满意率均为100%,重点督办建议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三是落实跟踪督办。常委会坚持“回头看”与“逐年办”相结合,督促承办单位建立代表建议办理答复承诺解决事项台账,将“短期无法办理,但具备办理条件,并已纳入工作计划或工作规划的”列为B类建议,实行“挂号销号”,加强动态管理和跟踪落实,努力推动承诺解决事项本届终基本“清零”。
截至目前,市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收到代表建议164件,已办结162件,办结率为98.78%,这部分建议的办理满意率为100%;经承办单位申请,依法依规延期办理2件,目前正在抓紧办理。通过“专委会初推、代表建议办理联席会议审核、主任会议评定”开展评选推优,评选表扬了14件优秀代表建议和5个先进承办单位,切实增强代表提件和部门办理的积极性。下一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细化代表建议办理目标考核办法,丰富代表履职信息来源,加大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的评选表扬力度,切实增强代表建议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