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十八弯,进城要一天;隧道一打通,只要几分钟。”一条隧道,畅通了山区小镇进城“快车道”。这条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县城北部的鹿角垭隧道,它的顺利贯通是南江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首次实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情况的一个缩影。
民之所盼,人大所办。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守民生底线,彰显民本情怀。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暗访调研、视察监督等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全面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
代表票决“写”民意
“鹿角垭隧道建设工程240票,县疾控中心迁建项目239票……”在2023年2月召开的南江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240名县人大代表无记名投票确定了南江县2023年十项民生实事项目。
“民生实事项目是群众最期盼最重大的民生工程,希望各位代表要提高政治站位、放眼全局、聚焦民意,笔下的符号要践行代表的职责与使命。”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李文荣在预备会上反复叮嘱。
首次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民生导向,畅通各类征求意见渠道。在会前三个月下发意见征集公告,要求代表以选区为单位广泛征求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并汇总上报。通过分类梳理和筛选,县人大常委会在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及充分尊重代表建议的基础上,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优化整合,最终确定了2023年民生实事初选项目。
视察问政“聚”民心
“今年内,这些民生实事项目能否按时完成?又怎么来确保质量和进度?”
“龙池河河防治理对照预期进度较慢,原因是什么?能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将采取什么措施?”
“龙渠大桥是城北的交通要道,为什么工程推进时断时续……”
2023年9月5日,南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人大职能委室、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全县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现场开展“视察+问政”专题活动。每到一处,视察组成员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纷纷开展询问。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现场应询,详细作答。“虽然在问答之间不时出现红脸尴尬的局面,但问,就是要尽显为民情怀;答,就是在坚定责任担当。”县人大常委会带队负责人说道。
在亲眼见证全县各民生实事项目的进展和成果后,视察组成员既对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又积极建言献策。针对一些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项目,视察组成员在详细了解项目进度情况、滞后原因后,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共商解决方案,并表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
“视察问政改变了以往会议听、会议审的传统形式,大家通过现场看、现场问、现场评,准确了解了真实情况,既有利于督促政府推动工作,也确保了向群众介绍政府工作时能有理有据、言之有物。”活动结束后,代表们纷纷表示。
跟踪监督“绘”民生
“县四中学生宿舍楼建设项目完成100%,鹿角垭隧道道、龙渠大桥完成85%,春场坝低水坝等六个项目完成约75%……”
为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南江县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方案》《南江县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督导责任分工》,明确监督任务、工作职责、时限要求。
“我们成立了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为组长、各副主任为副组长的民生实事项目督导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工作统筹协调;责任委室负责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等进行全过程、全链条监督检查,并在每季度向县人大常委会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项目推进进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勇介绍道,县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拓宽人大代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发挥好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助推民生实事项目有效实施。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采取“集中督导”和“分组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日常监督和不定期巡查监督机制,确保每个民生实事项目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逐一定向交办,逐一整改销号。据悉,截至目前,县人大常会开展专题调研9次,听取专项汇报3次,暗访巡查2次,组织代表视察2次,提出建议意见40余条,为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孙儿往天念书要绕一大圈,现在这个龙渠大桥马上要通了,我们过桥就到学校,方便得很。”正拉着自己孙女赶往学校的王成刚老人看到即将通行的新桥,脸上露出了灿烂幸福的笑容。
“助推高质量完成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扎实行动,大家要多措并举,切实发挥人大优势和作用,与民同频共振,共绘人民群众美好生活蓝图。”李文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