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桥下垃圾桶摆在人行道上,臭气熏人,还挡住了过马路行人的去路。”
“屹峰名府人行道破损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安全。”
“下水道盖板比路边低,车辆一过就咣当咣当地响,影响居民休息。”
……
一个个小问题却反映着大民生。在和平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议室里热火朝天,县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收集的一条条意见建议在这里汇总。
由社区大党委牵头,多个县直部门和企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现场签订社区联建协议,一项项问题清单交付相关部门进行整改落实,推动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
社区资源“怎么用”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练丹联系和平社区以来,健全大党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干部“5+X”党建体系,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深化“领导联社区、单位包网格、干部包楼栋居民户”机制,织密网格、居民、物业全覆盖的“组织网”。以党建为引领,建立多方联动工作机制,把社区内8个互不隶属、层级领域不同的党组织联合起来,协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开展社区治理工作,促使“大党委”成员单位主动融入社区。
下沉党员“怎么做”
“党员干部要下沉社区,走访联系特殊困难群体,协助开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每名干部要为群众办1至2件实事”……这是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对25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近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召开机关党员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再动员会议,进一步细化了职责任务。
“和平社区目前人口有多少? “咱们社区老百姓我们的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结合今年县人大常委会人口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听取县政府关于城市污水处理工作报告等重点工作倾听老百姓呼声。
“怎么把民生实事办出实效?”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带着感情察、创新方式察、结合职能察,找准“下基层”的切入点,紧扣“察民情”的着力点,抓住“解民忧”的关键点,做实“暖民心”的落脚点,全面掌握人民群众最真实最客观的需求,建立与网格居民的“联络清单”,明确小区居民的“需求清单”,切实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民生实事“怎么办”
群众“点单”,党员干部“接单”,职能部门及联系单位“买单”,精准服务让民心更加温暖。
“现在流浪狗少了,不少养狗人开始给狗拴绳子,社区环境卫生也得到很大改善,小孩出来玩耍放心多了”。过去小区门口有不少流浪狗,现在经过公安、城管等部门的专项整治,流浪狗扰民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这一问题的改善得益于社区大党委对问题的重视。
“清危后,屋顶隔热和防水怎么办?”根据小区居民的意见,社区及时向住建部门汇报,启动了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编工作,对“隔热层”的定义和建设标准进行了明确。
“非常感谢渠县住建局,没想到这么快就把下水道盖板修复了,真是行动迅速,给你们点个大大的赞。”在施工现场围观的居民兴奋地说道。
“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215人次,解决问题12个,推动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