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葛仙山镇花园村作为葛仙山镇产业布局的核心村,是川西平原有名的水果原产地,大力发展产地特色水果销售产业和乡村旅游休闲服务产业,栽种有李、樱桃、柑橘、梨、核桃等水果,种植面积达4000余亩,产值达2800余万元。但由于花园村地势狭窄,缺少大型的固定的水果销售场所,部分果农经常沿路占道经营,导致周边环境较差、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且因无集中管理,水果市场价格混乱形成不良竞争,群众矛盾紧张突出。面对这种情况,葛仙山镇人大多措并举,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仙山果业生态系统”,助推仙果集市民生实事项目建成,补齐了花园村缺乏特色水果产销集散和旅游游费综合性服务场景的短板。
广征民意 高位推进 找准代表行动“切入点”
葛仙山镇人大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集合镇村力量,对花园村果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4次,并依托“人大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倾听群众诉求,征求全村每户群众意愿,同意户数达到2/3以上后方能对项目进行申报。在征求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四季漫野·花果飘香”的仙山定位,确定了仙果集市民生实事项目——孵化可持续发展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路径。建成的仙果集市项目收益利润归集体组织所有,通过自建节流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最大程度实现项目效益群众共享,每年通过租赁或保底分红等方式,预计将为花园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益10万元。
完善机制 强化保障 抓牢代表行动“支撑点”
按照葛仙山镇人大代表从事的行业情况,成立了专项指导小组对仙果集市民生实事项目进行指导,指导小组通过视察、走访、座谈和听取汇报等方式对仙果集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监督。项目在建期间共收集意见建议12条,落实办理建议12条。仙果集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成后,吸纳项目相关领域法律、财务、规划、建设、审计等专业人员,组成项目评估小组,重点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满意度测评的重要依据。政府资金直接落实到村集体,有效杜绝建设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精心组织 突出质效 夯实代表行动“落脚点”
仙果集市建成后,葛仙山镇人大通过代表接待选民日、代表履职活动周等活动,收集到“整合销售场所、引进线上平台商家入驻,不断优化特色消费场景”“借助产业资源招引有实力的电商平台”等意见建议,葛仙镇人大及人大代表带领花园村村“两委”及村民,通过直播、微网店销售等方式打开了花园村水果销路,同比2022年同期销售量上升20%,实现了水果产业价值乘数级转化。建成后的仙果集市,既解决了小区居民道路交通拥堵的痛点,根治了果农群体缺少销售场所的堵点,又打造了壮大集体经济的特色亮点。在葛仙山镇政府牵头下,将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主力军的作用,“一贯到底”农事服务、商贸流通、科教农旅等功能,全面配套打造成“乡村旅游+网红经济+农事服务”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