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现在不论去药店购买药品还是去医院门诊看病,都可以报销医药费,以前我都不晓得有这些政策。”鲁家园社区王女士在翠屏区人大工作人员的回访中表示。

调查到基层,群众无小事
2023年5月,翠屏区人大常委会启动了对区政府医保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工作的评议监督。2个月时间里,调查组深入区级部门和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基层卫生站、零售药店等,对医保经办服务窗口的设置、服务事项下沉、基层医疗服务等情况开展调查。调查组通过实地考察、询问交谈、调阅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医保服务事项下沉村(社区)工作情况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通过调查,群众普遍反映:一是医保相关政策过于专业,导致难以理解;二是异地就医报账手续繁琐;三是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足。其中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是,在医保改革后,每月发放到个人账户的金额减少,群众难以接受。针对这些问题,调查组高度重视,围绕政策落实情况,广泛听取意见,累计收集30余条。

因为“不了解”,造成“不理解”
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哪些?形成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调查组边调查边思考,最终形成了问题、建议、落实三张清单,为推进问题有效解决提供了保障。
据悉门诊统筹政策是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政策的一项,是国家医疗改革后从2023年1月起实行的新政策,此次改革调整了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结构比例,从个人来看,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变少了,但从宏观来说,增加的统筹基金不仅提高了参保人员门诊待遇,还拓宽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并新增了职工“两病”待遇政策,这些都是以前医保政策没有的。然而,由于政策宣传过于简单粗放,药店未建立相应的规范化流程,导致许多群众对医保政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
“老百姓不知道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具体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在哪里可以享受这些政策,只看到自己医保账户的钱变少了,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导致了对我们政府医保改革工作的不理解。”调查组组长黄学雷在走访中表示。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调查组迅速整理,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引导,特别是群众关心的门诊统筹政策和异地就医政策,提升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让好政策更好地造福群众;二是加强对辖区内药房日常管理与监督,建立统一的门诊统筹结算服务标识和医保用药标识,让群众更方便区分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切实保障广大参保群众的合法权益。

监督抓落实,评议出实效
翠屏区政府在收到评议调查意见反馈后,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发放宣传折页3万余份,“宜宾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办法改革一本通”1万余份。通过微信、“三江翠屏APP”、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政策。组织工作人员到区教体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和答疑,深入256户重点对象家中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政策进行详细讲解。一系列整改措施陆续开展……
“现在去药店买药,去门诊看病都能报销,这对我们来说其实保障更多了。”家住冠英社区的吴女士高兴说到。
“截至目前为止,全区开展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宣传活动千余次,印制宣传资料上万份,针对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定点药店已有281家,均按规范化要求统一设置了纳入门诊统筹共济的标志,方便群众求医购药。”翠屏区医疗保障局局长陈波介绍。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群众小事都是大事。下一步,翠屏区人大将坚决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持续关注医保服务事项各项工作,后续将对此次评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助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