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印发五周年,我国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经历了从预算绩效评价到预算绩效管理再到新时代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演变历程。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翠屏区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好宪法赋予人大的监督权,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打造了“前瞻式”“下沉式”“链条式”的预算绩效监督闭环模式。

打造“前瞻式”监督,筑牢事前绩效评估关口
为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绩效导向,翠屏区出台了《宜宾市翠屏区财政预算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实施细则(试行)》《宜宾市翠屏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关于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跟踪问效“两书一函”制度的通知》,要求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与年度预算一同编报,实现预算和绩效“上会同步,公开同步”,年初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资金和单位覆盖面均达到100%。在人代会审查预算草案前组织部分人大代表、绩效评审专家及财政监督与绩效管理股、行政事业股、债务金融股、预算股等相关股室专业人员重点对选取的预算部门的财政支出项目的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进行绩效目标会审。
2023年区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编制部门(含镇、街道)达75个,编制特定目标类项目1418个,涉及资金28.3亿元。为了帮助代表更好的履行预算绩效审查监督职责,区人大财经预算工委结合预算联网监督中心,适时组织代表开放日,为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咨询专家等提供数据查询、在线审查、意见办理等服务,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
打造“下沉式”监督,提升绩效运行监控水平
为增强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预算绩效运行监控水平,翠屏区结合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采取预算单位自行监控、财政部门重点监控、人大预算联网适时监控“三方聚力”的形式,按照“全面覆盖、突出重点,权责对等、约束有力,结果运用、及时纠偏”的原则统一组织、分级实施。财政部门对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监控,并收集、汇总监控信息,开展重点监控,动态了解和掌握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资金支出进度、项目实施进程等。区人大财经预算工委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线上数据查询、预警监督、智能分析等功能,开展监督工作,对绩效监控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翠屏区已将所有预算项目和单位纳入绩效评价,绩效自评面达到100%,2023年全区对环保、乡村振兴、政府采购、债券资金、PPP项目等重点领域抽取了13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资金共计26.07亿元,促进了全区预算绩效目标如期实现。
打造“链条式”监督,推进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为避免财政资金的低效和浪费,压实绩效管理主体责任,构建行之有效的闭环系统,翠屏区不断完善绩效评价评审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区级部门每年对资金使用开展绩效自评,自评报告随部门决算向社会公开。财政部门筛选重点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引导部门对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监控结果及评价结果的运用,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本部门的绩效目标和预算支出。区人大财经预算工委每月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审查指标、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智能分析,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论证,形成监督报告,对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部门发出书面通报,推动整改落实。
翠屏区开展对区级项目资金及中省市补助资金项目支出全链条的监控,监控面达到100%,2023年重点选取15个部门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运行监控,根据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等,共计调整收回财政预算资金1000余万元,既聚焦财政资金降本提质增效,也促进部门改进管理方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落实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系统,形成“人人知绩效,事事讲绩效”的绩效管理合力。
下一步,翠屏区人大常委将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正确的政绩观引导科学的预算绩效观,创新监督办法,运用监督新技术,探索实践预算绩效监督新模式,促进预算监督从“管住”向“管好”的根本性转变,实现预算监督民主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宜宾市翠屏区人大 梁艺超 18180313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