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人大:“连心工程”为联系服务群众注入“活水”

时间 2024-04-30 来源 荥经县民建彝族乡人大
[ 字号大小:]
  “现在用水不用愁了!以前每逢过节回家人多的时候,用水高峰期还要错峰用水”民建顺河村陈红锦边淘米边高兴地说。
  “感谢代表帮我们把吃水难问题解决了,自来水管改造好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用水问题了。”村民们围着入户的人大代表表达着心声和感谢。
  缺水问题一直是困扰荥经民建彝族乡村民的一块“心病”,也是乡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今年,民建乡人大以“履职为‘民’‘建’言献策”为切入点,切实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实施“连心工程”深入推进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开展暖心、贴心、安心“三大行动”,切实把群众的“烦心事”有效解决。



“暖心行动”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看着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从水龙头哗哗哗地流出来,顺河村副主任、乡人大代表刘松芝回想当初群众反映问题时的场景:“今年过年回来探亲访友的人多,人一多用水就太紧张了”“特别是做饭的时候缺水最明显”“2组缺水情况要复杂点”“你们帮反映下问题,找下水源,铺点水管......。”
  近年来,由于地质原因地下水下渗,顺河村村民饮水问题成了“老大难”。为了进一步解决选区内饮水问题,乡人大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开展相关工作,第一时间组织人大代表、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开展详细排查,充分发挥本土乡人大代表情况明、地形熟的优势参与到寻找水源的工作中,成功找到了3处可用的水源,同时积极协助开展管网铺设、管网接入等工作。目前,顺河村已完成2.5km饮水管网铺设,新建蓄水池、沉砂池5个,解决了1700余名群众饮水问题。



“贴心行动”  民有所想必有所谋

  “我们村的水管被过往的大车压坏了,水又浑又小”县人大代表杨梦岚在巡访时有村民如是反映,她赓即到实地查看,入户了解情况做好相关统计,并将收集到的问题整理反映给乡人大主席团。在乡政府的积极协调、乡人大的有力配合下,损坏的管网换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凡事有交代。”是民建彝族乡人大对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巡访的要求。问题解决后,杨梦岚再次来到村民家中开展“回访”,村民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代表履职为民有了更加生动的表达。
  把“群众事”当成“自家事”,人大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今年以来,民建彝族乡人大主席团通过建立台账、专人负责、定期督办等,建立了意见建议从收集到处置到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拓宽了收集平台,缩短了办结环节,代表意见建议办理质量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安心行动”  民有所求必有所为

  民生工程为人民,农村饮水管网改造不仅是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更是拉近人大代表与群众关系的民心工程。为了让民建的老百姓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健康水”,乡党委书记、乡人大代表彭国江通过开展巡防活动,在积极吸纳村民代表、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协商、科学规划、多方奔走、争取项目建设资金,目前已争取到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190余万元,拟在全乡铺设25km供水管网,新改建8个沉砂池、蓄水池,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全乡3000余人的饮水问题,真正将为民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民建彝族乡人大努力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路径,织密服务群众“关系网”,坚持把“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人大代表巡访的形式,把代表家站接访与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小组活动结合起来,推动群众普遍反映的闹心事、烦心事、急心事得到有效解决。
  “以前开展人大代表接访,现在我们把联系服务网延伸出去,在代表联络站接访的同时增设人大代表巡访,代表们走进田间地头,让农事繁忙的群众也能第一时间反映问题。”乡人大主席负责人说,“将代表‘接访’变‘巡访’,既能拉近代表与群众的关系,还能收集到“原汁原味”的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代表履职实效,推动人大代表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