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拓展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群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想法收集上来,让代表自觉“亮身份、聚民意、惠民生”,真正起到代表联系群众、群众监督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绵阳市游仙区富乐街道人大工委聚力创新“123”工作机制,认真探索“人大代表进小区”工作新模式,切实提升代表履职工作实效。
“亮身份+树形象”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按照职业、特长、选区等不同类型,在人员集中的小区公示栏上公开人大代表的形象和联系方式进行公示,实现重点区域的全面覆盖。定期组织人大代表进小区宣传中央、省、市、区重要会议文件精神,解读相关政策,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切实打通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两清单+强对接”提升代表履职新质效。街道人大工委通过走访代表和座谈,完善每个代表的“代表特长清单”,通过小区坝坝会、茶话会形成小区居民的“居民需求清单”,通过代表到小区开展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幼儿成长专题讲座,开展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活动,实现“两张清单”有机连接,切实将“问题清单”落实为“行动清单”,转化成了“成效清单”。
“三结合+广参与”构建代表服务新形式。结合代表的服务意愿和居民实际需求,针对性的开展服务,提升代表进小区质效。结合代表的可支配时间和多数居民可参与时间开展服务活动,实现最广泛的交流互动。结合小区现阶段暴露的重要难题和代表的履职情怀,整合资源推动小区重大问题解决。
自代表进小区活动开展以来,富乐街道人大工委组织大人代表在小区进小区开展问题收集、政策咨询、立法意见征集等活动12次,协调相关部门建设垃圾分类收集箱5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棚7个,有效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