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剑阁县人大常委会修订《关于加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的决定》

时间 2024-06-24 来源 剑阁县人大
[ 字号大小:]


  “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在清代,时任剑州知州乔钵写下诗句,至此,“翠云廊”这个名字便一直留存了下来,以剑州古城为中心,分布在长达300余里的剑门蜀道上。时空流转,蜀道幽幽,在这里,还有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见证着往昔峥嵘岁月,无声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追求,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态智慧,被誉为“国之瑰宝” “世界奇观”。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翠云廊古柏保护与利用及蜀道历史文化传承等工作时特别指出,“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木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并嘱托“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好。”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棵棵古柏,见证着大国领袖的深远考量——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翠云廊古柏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24年5月31日,剑阁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至此,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树林保护制度体系更趋完善。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翠云廊古柏保护工作。早在1981年7月23日,县九届人大常委会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剑阁县古柏保护管理的决定》,开启了以法治之力保护古柏的序章。2004年8月23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为《关于加强剑阁驿道古柏保护管理的决定》。近年来,随着《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剑阁县翠云廊古柏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相继出台,亟待对原有的决定进行修订和完善。
  县人大常委会将决定的修订事项纳入2024年工作要点,组建工作专班,先后召开专题会议3次,开展实地调研3次,征求意见5轮,经过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决定草案。此次修订进一步明确蜀道翠云廊古柏范围,同县人大常委会1981年制定、2004年修订的历史延续一致。
  新修订的《决定》共分十二条,包括背景、定义、保护范围、保护原则、主体责任、保护机制、保护措施等,明确蜀道翠云廊古柏的定义和保护范围、突出保护原则与主体责任、完善保护机制和保护措施、强化开发利用与监督管理,建立举报与奖励制度。
  《决定》明确规定:“不得对蜀道翠云廊古柏进行裁剪、折断、剥损、刻划古柏树枝(皮);借用树干(枝)做支撑物或者倚树搭棚;损害古柏树木及其设施设备的其他行为。”
  “鼓励利用蜀道翠云廊古柏优良基因,开展科学研究,合理利用翠云廊古柏,协同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开发旅游产品,促进翠云廊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
  “对在蜀道翠云廊保护利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扬奖励。”
  短短十二条,多角度考虑,全方位发力,体现着县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担当有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守护千年古柏,传承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需要我们从政治高度、人文厚度、生态维度深刻认识古树名木具有的历史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修订完善《决定》,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举措,能更好的实现对蜀道翠云廊古柏的有效保护。”剑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东方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