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芦山县:真心为民办“食”事 陪伴老年幸福时光

时间 2024-08-07 来源 芦山县芦阳街道人大工委
[ 字号大小:]
  走进位于芦山县姜城社区老年食堂,不少老年人正在排队就餐。青椒肉丝、宫爆肉丁、糖醋包菜、蘸水豆花、糖醋里脊、鸡蛋羹……食堂档口内,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新鲜饭菜冒着热气。三五个老人围成一桌,一边拉家常、一边吃着健康营养餐。 
  芦山县城区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1万余人,占县城常住人口了30%,且留守、孤寡、空巢、失能老年人逐步增多,老年群体“吃饭难”成为老年人最关心、家里人最操心、全社会最挂心的事,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大事,也是当前最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推进养老服务提质扩面,今年以来,芦山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聚焦60岁以上老年人民生实事项目,配合相关部门全力打造老年人家门口的食堂,用一餐热饭温暖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走访调研知民意,当好群众“代言人”。
  “我和老公平时都要上班,老爸一个人在家使用天然气做饭,老是把火关到最小,看见没有火苗就不管了,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出问题啊。”“我妈也是,老一辈的都舍不得浪费,经常热隔夜菜吃,上个月吃了隔夜菜导致上吐下泻,真是让人担心。”
  2024年3月,芦山县人大代表周惠娟在姜城社区走访群众时了解到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吃上“热乎可口饭”,不仅是群众时常关心的实际问题,也是人大代表时时牵挂的“心头事”。周惠娟归纳群众诉求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馈至街道人大工委。为更加深入了解老年人就餐难情况,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进小区进行摸排,了解到县城共有60岁以上老人1万余人其中姜城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500余人,一部分是老人独居并且行动不便,平时自己做饭,存在“做一餐吃三顿”的问题,并且在天然气使用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纾解民忧办实事,当好群众“贴心人”。
  相关情况收悉后,人大工委和社区积极沟通协商,最终确定采取国有企业提供场地、争取民政补助、社区出资兜底的方式,盘活汉姜古城的闲置铺面,打造“姜城社区老年食堂”,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经过多方努力,2024年7月13日,“姜城社区老年食堂”正式开业,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宽敞明亮的后厨,营养均衡的餐食,周到贴心的服务,都让人感觉温暖舒适。每到中午11点,老人们拿着餐盘有说有笑相约老年食堂门口,等着开饭。餐厅针对老年人群体采取“集中就餐+送餐上门”方式,构建“顿顿送+周周结”模式,对于遇到特殊情况的老年人,安排食堂工作人员或社区志愿者为老人送餐到家,费用一周一结,让老年人“食”刻无忧。
  同时,充分考虑到街道辖区内外来务工人员、企业职工存在“午餐难”的问题,该餐厅还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切实为职工办“食”事,其中非老年群体就餐按市场价收费,老年人用餐则按年龄实行梯度优惠,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餐收取12元,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餐8元。“两荤两素一个汤才8元,吃得好更吃的饱,好划算嘛。”住在姜城社区南兴街小区的张勇乐呵呵地说道。



  监督管理补短板,当好群众“暖心人”。
  “每天中午我都会来老年食堂看看,问问大家吃得怎么样,如果对老年食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向我反馈。”县人大代表周惠娟说道。
  为了让老年人吃得“安心”,芦阳街道人大工委定期组织人大代表督查老年食堂的运营以及食品安全情况,主动向就餐的老人们询问菜品是否合口、服务是否周到,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的同时,人大代表也要叮嘱食堂管理人员要在服务上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严把食品安全关,确保老年人的用餐安全。
  “食堂人员平时都会主动询问我们有没有喜欢吃的菜品,及时更新菜谱,在吃得健康的同时也尽量满足大部分人的口味,上周我喝中药不能吃萝卜,就给周代表和食堂工作人员说了,后面好几天都没有做萝卜,还问我身体好些没,真心不错。”吴大伯边说边满意地点头。
  “目前食堂只开设中餐和晚餐两顿,一些群众建议可以再开设一个早餐窗口,售卖稀饭和馒头等,我们已经和食堂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正在积极筹备早餐窗口的开设。”周惠娟说道。
  “家门口”的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也缓解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辖区居民就餐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下一步,芦阳街道人大工委将不断织密织细服务保障网,用‘小饭碗’温暖老人心,继续围绕养老服务发力,积极探索‘养老+’人工智能、志愿服务等新模式,助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用实际行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芦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冯旋表示。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