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宣汉县:加强指导 提升实效 推动乡镇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4-08-08 来源 宣汉县人大
[ 字号大小:]
  乡镇人大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在基层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省市人大的有力指导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宣汉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和联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面调研察实情,深入一线找短板

  换届以来,推行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指导9-10个乡镇,各委室具体联系指导3个乡镇,全覆盖开展专题调研,认真梳理总结出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彰显不够,一些乡镇干部、基层群众和人大代表对乡镇人大的地位、作用和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和重视、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有待加强,没有形成社会各界关注支持、主动参与人大工作的良好格局。二是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职责履行不够,一些乡镇人大主席团开展监督工作方式和手段单一,没有坚持问题导向,不搞调查研究,听一听、看一看、问一问走形式的多,讲成绩长篇大论、讲问题一带而过、提建议泛泛而谈,没有形成推动工作的实际效果。三是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代表“家”“站”重建设轻管理,一些联络站存在不接访、不下访、闭门造车编资料的现象。一些代表落实进“家”入“站”联系选民、向选民述职等制度不够,作用发挥不明显。

正视问题究根源,精准剖析明成因

  针对问题和不足,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3次,广泛听取和征求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分析出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原因:一是政治站位不高,人大意识不强。一些年轻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其独特优势认识理解不深,不善于利用人大的力量来推动工作。一些人大主席认为人大是“二线”岗位,年龄偏大、提拔无望才安排到人大,不系统学习政策法规,不专研人大业务,缺乏履职能力和方法。一些人大代表没有认识到代表身份既是政治荣誉,又是责任使命,将履职视为一项“社会活动”或“业余工作”,联系群众不紧密,在调研走访中没有向群众亮明代表身份,没有真正体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二是相关关系未理顺。一些人大主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专职不专责,扮演了党委、政府一名副职的角色,把主要精力放在分管政府工作中,没有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人大监督职能错位。同时,没有正确认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怕得罪乡镇部门和分管领导,对发现的问题,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整改不回应、不跟踪、不问效,导致职权虚化,监督乏力。三是主席团自身建设有待加强。一些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因工作调动,长期空缺,对代表履职管理、服务培训、组织开展活动不到位,人大主席开展工作单打独斗,主席团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齐抓共促添举措,破解难题见成效

  一是积极争取县委支持,筑牢乡镇人大工作基础。切实加强乡镇人大队伍建设,按照上限配齐配强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11至13人,专职工作人员1至2名,进一步增强了主席团工作力量。关心人大干部成长,近两年,提拔7名年轻党政干部担任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2名乡镇人大主席提拔重用,17名享受职级晋升,激发了人大干部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热情。强化经费保障,在乡镇给予保障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单独预算经费近500万元,按照镇3万元、乡2万元,县人大代表1500元/人、乡镇人大代表1000元/人,每个人大代表联络站4320元/年的标准,用于保障和提升乡镇人大工作。
  二是多措并举提高人大意识,推动人大主席回归主责主业。召开“八五”普法检查评估与人大法律监督相结合工作座谈会,推动乡镇利用村村响、院坝会、以案释法等有效方式和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广泛宣传宪法、监督法、代表法、选举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高质量开展组织法、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条例等执法检查,提高乡镇党政班子、人大主席团和基层群众的人大意识和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对人大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认识。同时,出台《宣汉县乡镇人大工作评价办法》等制度,细化乡镇人大工作的具体量化内容和规范标准,明确履职重点,推动实现“乡镇人大主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
  三是设立工作机构,加强专门指导,提升乡镇人大监督质效。县人大常委会设立基层人大工作委员会,负责统筹指导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指导乡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监督精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原则,紧扣党委中心工作,围绕政府工作难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每年精心筛选若干群众可感可及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开展监督。坚持效果优先,提升监督刚性。会前调研“以我为主”,自主选择走访对象,明察与暗访结合。会中审议不回避矛盾,讲成绩实事求是,提问题直言不讳、谈对策有的放矢。会后跟踪健全完善督办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监督,推动问题真正解决。坚持系统思维,丰富监督形式。精心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听取专项报告,规范开展法律法规在辖区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精准开展工作评议、专题询问,通过充分依法履职,推进乡镇政府改进工作、尽责担当。近年来,通过人大推动,扩大了全县能繁母牛规模和肉牛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效益,提高了群众收入。加快了宣南复线、月亮坪快速通道、清普路改建等工程完工,改善了全县乡镇交通格局,切实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促进代表主体作用发挥。邀请乡镇人大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监督工作,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利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在全县37个乡镇(街道)、384个村(社区)全覆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了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并延伸拓展在土家族片区和普光工业园区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中心。将全县2790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家站”,坚持每月至少开展2次接待和走访选民活动,并印发《关于开展县乡(镇)直选人大代表回访选民述职活动的通知》,集中规范组织人大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并接受满意度测评,有效畅通了代表联系选民渠道。同时,修订完善意见建议办理和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监督工作机制,使代表建议“收集、交办、督办、落实、测评”的过程成为倾听民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使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在征集筛选、候选确定、投票表决、具体实施、成果验收等各环节真正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重大转变。2023年全县乡镇共办理选民意见13838条、人大代表建议486件,监督实施民生实事项目195件,真正让人大代表成为了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落地落实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