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安岳县文化镇:“3+3+N”模式助推人大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时间 2025-02-17 来源 安岳县人大
[ 字号大小:]
  “以前,我们村3口山坪塘漏水严重,蓄不了水,天旱时守着堰塘却没有水用,今年初,几位人大代表来我家征求民生实事项目建议,我提出了修复山坪塘的建议,几个月时间就修好了,我们村90户近300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都不用愁了,我们很高兴,感谢代表们。”11月25日,文化镇人大代表再次到金相村开展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时,金相村村民张先金说道。
  金相村山坪塘维修的建议收集、交办处理、跟踪监督,是该镇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岳县文化镇创新运用“3+3+N”模式,通过“家站点”收集建议、激发代表履职动力、创新代表履职活动等方式,全力推进代表工作提质增效。
  
“三级平台”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走进文化镇人大代表之家,室内布置整洁,桌椅、书架、电视等一应俱全,不时有群众推门而入,或与“值日”人大代表亲切交谈,或翻看书架上最新的报刊,或拿起遥控器挑选喜欢的电视节目……犹如温馨的家庭会客厅。
  “以前没建‘家站’的时候,代表没有固定联系群众的场所,群众找代表只能靠‘碰’。我们按照上级人大机关的相关要求,因地制宜建设了‘1家5站’,剩余10个自然村还分别设立了代表联络点,形成了‘家站点’‘三级平台’,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文化镇人大主席李治德介绍道。
  近年来,文化镇隆恩村发展较好,常有游客到村“打卡”,原来的村道已不能满足通行需求。“村道这么窄每天这么多车过,不仅影响通行更不安全啊,我思来想去,就到人大代表联络站提了建议,没想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苏明德说,在他提建议当天,驻站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艳英,就前往现场进行查验,当场研究解决对策。6个月后,一条崭新的水泥路直接从村民聚集点连通到主干道,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提建议,提了马上就能落实,这真正是我们群众自己的‘家’。”苏明德感慨地说。
  
“三个一线”  激活代表履职新动能

  阵地有了,如何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新常态,成为文化镇人大主席团的“心头大事”。
  在换届后的不久,安岳县人大常委会就提出要建设“能力人大、服务人大、一线人大、示范人大、廉洁人大”,全面提升人大履职质效。“我们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要的不就是这种‘一线’思维吗?”李治德豁然开朗。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出“一线活动促能”“一线接待聚力”“一线下沉尽责”的“三个一线”工作机制。
  今年来,文化镇人大主席团围绕“三个一线”,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监督问效等集中活动12次,累计开展接待活动60余次,接待选民群众900余人,收集意见和建议25件,转交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办理5件,排查化解矛盾问题纠纷、安全隐患20余件,群众对人大代表工作的好感度、信赖度不断提高。
  “这几年总能看到人大代表活跃在我们身边,大家的诉求也能随时向上反映,代表们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文化镇社区居民蒋成伟说。
  
“N个行动”  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文化镇主席团结合代表履职,探索开展“人大代表+N”活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在“人大代表+助农帮扶”活动中,人大代表倾心助力困难群众开展春耕生产,插秧规模达130余亩;大力开展脱贫户消费帮扶活动,售出的农产品累计金额8万余元,助力120余户脱贫户户均增收600余元。
  在“人大代表+志愿服务”活动中,县人大代表何小丹等代表开展“护学岗”等交通劝导活动达350余场次;镇人大代表、文化卫生院院长李辉等进村入户开展免费诊疗活动,累计服务群众2800余人次;镇人大代表、岳源九义校校长余与军等开展送教上门活动,服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30余人次。
  在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基层治理”活动中,解决急难愁盼事项5件,为民办实事7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2件,参与场镇治理6次。
  …………
  一个个小平台、一项项务实举措、一次次暖心活动,让代表和群众情更近、心相连,展现出代表积极履职、群众信任支持的新气象。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