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目标,为“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及四川省“实施意见”,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农村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为配合审议工作,7月4-15日,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农委)组织省水利厅组成2个调研组,分赴自贡、泸州、宜宾、达州4市,同时约请攀枝花、乐山、南充、巴中市、甘孜州人大常委会配合,对我省2010年1月以来开(动)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进展情况开展专门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全省共开(动)工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14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12座(水库11座,引水工程3座);设计总库容3.9212亿立方米、有效灌面128.77万亩(不含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设计灌面348.85万亩)、静态投资83.49亿元。从总体看,多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进展较为顺利,这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四川谋划部署早、建设行动快,得益于国家水利发展政策、各地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大办水利。
1.领导重视,群众拥护。项目建设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纳入目标考核,成立指挥机构,明确目标责任,领导挂帅、各司其职。渠县、纳溪、荣县、仁和、沐川、平昌、阆中、甘孜等县区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直抓,各方配合落实。自贡市成立了小井沟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渠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刘家拱桥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纳溪区委、区政府建立了“四个一”联挂机制,统一抽调力量,设立一室五组,加快黄桷坝水利工程建设。
群众拥护支持是做好骨干水利工程的基础。按照“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2010年来我省开(动)工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小井沟水库的百姓感慨“盼了38年的水库终于动工了”,群众的支持使施工区、导流洞及围堰以下移民23户、83人于4月25日前完成了搬迁。金王寺水库移民搬迁已完成近60%。
2.规范运行,进度较快。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指导、服务与参谋助手作用,调动各方千方百计做好工程前期工作,为工程整体推进打下了基础。黄桷坝、大竹河、金王寺、刘家拱桥、解元、双桥、白岩滩、小井沟、打火沟和洛须等10座大中型水利工程形象进度较快。目前,黄桷坝水利工程泄洪放空洞(导流洞)、平洞工程全面完成,大坝填筑到368m高程,泄洪放空洞竖井钢筋砼浇筑367m高程,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大竹河水利工程导流洞工程已开始导流,竖井完成1189.6m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放水洞底板混凝土浇筑195m,顶拱浇筑105m,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打火沟水利工程已完成渠道土方开挖量的35.14%,石方开挖量的21.52%,累计完成投资31.9%。
3.依法履职,促进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政策性、专业性、公益性、群众性强,是一项重大基础性民生工程。此次,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是为了解、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尽可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进程。项目区各级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要求人大农(工)委、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准备,其负责人一并积极配合参与,特别是泸州、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以及一些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全程参与调研。各地对“调研建议”十分重视,宜宾市人大、政府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筠连县县委、政府及时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加快王家沟水库建设的六项工作、四大措施、四个保障。为破解建设项目进程中的难点,小井沟水利工程项目业主深感责任重,时间紧,在调研检查汇报会结束后,即赶赴北京与国家发改委衔接,争取“初设”早日批复,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二、主要问题
个别工程前期工作滞后。按照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权限,目前小井沟水利工程、九龙潭水库、寨子河水库三个项目初设尚未批复或报批;向家坝灌区首部取水隧洞属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先期施工项目,其工程尚未批复项目建议书。因此,上述工程项目进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建设项目资金的构成,虽然在项目设计、审批中做了明确的份额规定,但实际到位情况参差不齐。从调研情况看,县区资金到位好于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但要继续超前筹资确保建设所需的难度较大;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位于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的市、县级政府,资金的筹措或垫支的难度更大。
三、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责任到位。关键在领导,成败在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上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做到工作主体不动摇,目标责任不动摇,确保稳定不动摇。项目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带头落实目标责任,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工地,调查研究,狠抓落实。要建立政府领导下的督查督办制度,定期对工程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协调和解决落实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2.加强指导,配合到位。政府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做到枢纽工程与移民工程并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政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主动协调支持,积极办理和主动向上争取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相关事宜;国土、交通、林业、移民等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尽心尽力做好相关工作。工程项目业主和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要加强沟通衔接,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进程。
3.加强筹措,资金到位。资金筹措到位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属多渠道、多元化。各地及有关单位应按照确定的投资份额,积极筹措资金,并督促或争取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进程所需。
一、工作成效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全省共开(动)工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14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12座(水库11座,引水工程3座);设计总库容3.9212亿立方米、有效灌面128.77万亩(不含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设计灌面348.85万亩)、静态投资83.49亿元。从总体看,多数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进展较为顺利,这都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四川谋划部署早、建设行动快,得益于国家水利发展政策、各地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大办水利。
1.领导重视,群众拥护。项目建设区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纳入目标考核,成立指挥机构,明确目标责任,领导挂帅、各司其职。渠县、纳溪、荣县、仁和、沐川、平昌、阆中、甘孜等县区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直抓,各方配合落实。自贡市成立了小井沟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渠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刘家拱桥水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纳溪区委、区政府建立了“四个一”联挂机制,统一抽调力量,设立一室五组,加快黄桷坝水利工程建设。
群众拥护支持是做好骨干水利工程的基础。按照“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2010年来我省开(动)工的大中型水利工程是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供水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对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小井沟水库的百姓感慨“盼了38年的水库终于动工了”,群众的支持使施工区、导流洞及围堰以下移民23户、83人于4月25日前完成了搬迁。金王寺水库移民搬迁已完成近60%。
2.规范运行,进度较快。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管部门指导、服务与参谋助手作用,调动各方千方百计做好工程前期工作,为工程整体推进打下了基础。黄桷坝、大竹河、金王寺、刘家拱桥、解元、双桥、白岩滩、小井沟、打火沟和洛须等10座大中型水利工程形象进度较快。目前,黄桷坝水利工程泄洪放空洞(导流洞)、平洞工程全面完成,大坝填筑到368m高程,泄洪放空洞竖井钢筋砼浇筑367m高程,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大竹河水利工程导流洞工程已开始导流,竖井完成1189.6m高程以下混凝土浇筑,放水洞底板混凝土浇筑195m,顶拱浇筑105m,累计完成投资1.76亿元。打火沟水利工程已完成渠道土方开挖量的35.14%,石方开挖量的21.52%,累计完成投资31.9%。
3.依法履职,促进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政策性、专业性、公益性、群众性强,是一项重大基础性民生工程。此次,省人大农委组织调研是为了解、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尽可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进程。项目区各级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要求人大农(工)委、政府及有关单位认真准备,其负责人一并积极配合参与,特别是泸州、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以及一些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都全程参与调研。各地对“调研建议”十分重视,宜宾市人大、政府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筠连县县委、政府及时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加快王家沟水库建设的六项工作、四大措施、四个保障。为破解建设项目进程中的难点,小井沟水利工程项目业主深感责任重,时间紧,在调研检查汇报会结束后,即赶赴北京与国家发改委衔接,争取“初设”早日批复,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二、主要问题
个别工程前期工作滞后。按照大中型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权限,目前小井沟水利工程、九龙潭水库、寨子河水库三个项目初设尚未批复或报批;向家坝灌区首部取水隧洞属向家坝灌区一期工程先期施工项目,其工程尚未批复项目建议书。因此,上述工程项目进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建设资金筹措难度较大。建设项目资金的构成,虽然在项目设计、审批中做了明确的份额规定,但实际到位情况参差不齐。从调研情况看,县区资金到位好于中央和省级配套资金,但要继续超前筹资确保建设所需的难度较大;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位于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的市、县级政府,资金的筹措或垫支的难度更大。
三、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责任到位。关键在领导,成败在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上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实施意见,做到工作主体不动摇,目标责任不动摇,确保稳定不动摇。项目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职责分工,带头落实目标责任,改进作风,深入基层,深入工地,调查研究,狠抓落实。要建立政府领导下的督查督办制度,定期对工程阶段性工作进行分析评估,研究协调和解决落实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建设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2.加强指导,配合到位。政府水利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积极协调,形成合力,做到枢纽工程与移民工程并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政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主动协调支持,积极办理和主动向上争取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相关事宜;国土、交通、林业、移民等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尽心尽力做好相关工作。工程项目业主和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要加强沟通衔接,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进程。
3.加强筹措,资金到位。资金筹措到位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属多渠道、多元化。各地及有关单位应按照确定的投资份额,积极筹措资金,并督促或争取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工程建设进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