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 于鸿涛 本报记者 李丹
穿越“百步有险情、十里埋忠骨”的千里川藏线,犹如在锈蚀的钢丝上行走。
在这条雪崩、塌方、山洪、泥石流等各种险情不断的“生死线”上,作为全军最早在川藏线执行运输任务的汽车分队之一,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三营九连,常年担负着进藏战备物资的运输任务,58年来累计运送各类物资12万余吨,出动车辆2.2万余台次,安全行驶6790多万公里,创造了进藏运输连续36年安全无事故、“零亡人”的奇迹。今年6月,九连被成都军区授予“安全运输模范连”荣誉称号。
在路况复杂的川藏线上,他们是如何做到的?8月6日,记者走进九连一探究竟。
安全教育 破除“魔咒”确立安全发展理念
每年3月到11月初,九连的汽车兵平均每年有8个多月在川藏线上执行运输任务。
繁重的运输任务,艰险的道路环境,给官兵带来很大安全压力。一位曾在九连战斗过的“老川藏”深有感触:过去一趟进藏运输跑下来,一个汽车团会牺牲好几名官兵,最多的一年牺牲了十几人。
如何减少事故伤亡,保证官兵生命安全?这道难题,困扰着一茬又一茬九连党支部“一班人”。九连党支部“一班人”决定,消除官兵头脑中“上线就会出事”的“魔咒”。“抓理论学习,促安全发展”活动,在九连一抓就是数十年。
结合安全教育,九连组织官兵深入剖析每一起亡人事故的原因与症结,深刻总结事故教训,引导官兵客观认识车辆事故发生的特点规律,消除“亡人事故”造成的心理阴影,坚定官兵“安全发展能够实现”的信心。
每次进藏运输,九连充分利用川藏线地形、地貌、路况和气候特点,采取危险路段开“车头会”、复杂天候开“评估会”、事故地点开“分析会”等方式方法,普及深化安全行车知识,增强安全本领。
渐渐地,安全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进藏运输“零亡人”成为九连官兵自觉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九连每年除完成上级下达的7趟进藏物资运输外,还先后10余次参加抗震救灾、抢运建材等多样化重大保障任务,次次圆满完成,趟趟安全归来。
科学训练 锻造过硬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
川藏公路90%的路段依山傍河,坡陡弯急,山高路险,高山峡谷地段1300余公里,坡道路段占86%,最小转弯半径为12米。车辆行驶在川藏线上,是对官兵专业技能和身心素质的极限挑战。
2010年4月,士官班长赵家田随队上高原。当车队行至海拔5000多米的德姆拉山,与地方车会车时,由于雪大路滑,车身一下子横滑到悬崖边,右后轮咬在崖沿上。同车的新战士吓坏了,赵家田也惊出一身冷汗。很快,他稳定情绪,点火,挂挡,加油……随着几下令人胆战心惊的晃动,车身缓缓驶离险境。
在川藏线行车,一把方向不到位,一脚刹车不及时,就可能车毁人亡。九连官兵过硬的安全本领,是靠科学训练锻造的。
九连率先在全团推行分时间、分路段、分对象,确定学兵重点培养、规定路段强化训练、选定方法对口施教、指定干部全面考察,对学兵实施全程训练“三分四定全程”新训法。按照此训法,助教可根据学兵接受能力、教练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大胆改革传统施训方式。在抓好学兵分类施教的同时,九连还抓好助教的分类施教,创造性地对全连助教进行ABC三级分类,年初区分等级下达教练任务,把教练任务与晋级和评功评奖挂起钩来,有效调动了技术骨干训练的积极性。
近年来,九连结合进藏运输实际探索的“1+1”结对培养、梯次培训等训练方法,使驾驶员生成周期缩短近2个月,成才率提高近20%。连队每年培养放单驾驶员20多名,放单率达90%以上。
光有过硬驾驶技术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九连坚持把心理训练作为战斗力生成的重要环节来抓,率先将心理训练纳入驾驶员训练考评,编印《川藏线心理疾病预防手册》、《川藏线安全行车心理问题100问》等教材,并利用川藏沿线“天险”路段,带头开展蛇形路倒车、高轨桥等高难度科目训练,锤炼官兵过硬心理素质。
连长梁涛说,36年来,因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过硬,发现情况及时,处置得当,九连成功规避雪崩、塌方、泥石流等险情150余起。
科学防范 建立安全风险预测评估机制
今年6月,九连官兵执行今年第4趟进藏运输任务。
6月20日17时许,当车队西行至海通兵站东约10公里处,大雨倾盆。在头车指挥的九连指导员林茂突然发现,左侧山崖上有少量泥石滑落至公路上。凭借多年在川藏线上行车经验,他判断这里将要发生泥石流。
危急关头,眼看雨越下越大,车队停留路段不时有小滑坡发生,林茂与随车领导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后车变前车,迅速后撤巴塘兵站。在后撤途中,车队不断遭遇塌方,官兵们一边抢通路面一边后撤,等车队全部撤离到安全地段后,上万方泥浆裹着石块瀑布般倾泻而下……九连官兵又一次成功规避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这是近年来,九连启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成功避险的无数个镜头之一。
车队上线后,环境和官兵的思想在变化,制度难落实,安全难保证。针对“动”的特点,九连结合进藏运输特点,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预测评估机制,规范运输秩序,防止动中制度规定落实挂“空档”。每次执行任务前,他们都要通过兵站、道班和沿线交通部门搜集天候、路况和社民情信息,分析研判形势,进行风险评估,并有针对性制定四类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完善处置突发情况的措施预案,靠科学防范增强安全运输预见性。
落实考评奖惩机制。九连把考评内容细化为运力、管理、安全等六项指标,将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工作绩效、实施奖惩的硬指标。车队出发后,坚持对人车逐日逐站考评打分,建立考评档案,真正给“动”中安全管理套上了“紧箍咒”。
建立健全“流动堡垒”运行机制,发挥连队党支部抓安全统筹作用,是九连用科学机制保证安全发展的又一抓手。团长刘昌斌介绍,九连制定了《“动”中落实党日制度的实施办法》等8项制度措施,做到任务延伸到哪里,组织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安全工作就跟进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