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达3265.3万亩,占耕地面积36.59%
本报讯(记者 许静)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以来,我省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以每年200万亩的速度递增。记者从8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上获悉,五年来全省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002.4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累计达3265.3万亩,占耕地面积36.59%。
高标准农田建设旨在通过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实现由低产低效农田向高产高效农田的转变。近年来,各地突出“田网、渠网、路网”配套建设,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三力”明显提升。目前,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主要农作物耕播收机械化水平达到75%、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5%以上,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0和15个百分点,耕地地力普遍提高1个等级以上,建设区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种植规模化和生产标准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800公斤/亩以上。
我省坚持“粮食生产重点区域布局在哪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在哪里、新农村示范片落实在哪里,高标准农田建设就布局安排到哪里”的原则,在“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区,新建高标准农田680万亩,促进粮油新增生产能力20亿斤;在“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项目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50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在新农村示范片新建高标准农田72.4万亩,培育壮大了支撑产业,实现了产村相融、互动发展。
今年,全省将力争新建万亩以上示范区10个,5000亩以上示范区20个,整县推进10个,整市推进5个,力争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投入30亿元以上,其中省级财政专项投入1.6亿元以上。2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到116个示范片、315个乡镇、1355个村,并明确了具体支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