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何健 全国人大代表、省住建厅厅长梁伟华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省统计局副局长肖碧容 仁寿县房管局副局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如何让更多“刚需”人群住有所居?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住川全国政协委员与基层干部就此展开讨论。
记者:让更多人住有所居,我省需从哪些方面努力?
何健:我们曾做过一项调查,四川进城农民工中,高达八成没在城里买房。从现实情况看,四川除成都市以外的市(州),农民工购房占了新增购房的50%左右,有些市县甚至达到80%以上。因此,四川应重点满足新进城农民工这类新市民的住房需求。
为鼓励新市民购房,四川有一系列政策。一是财政补贴,为新市民购房提供不同标准的补贴,平均下来每套房补贴4万元左右。二是信贷支持,考虑到农民工收入不稳定、开收入证明困难等特点,全面推广“农民安家贷”,采取一年一次、一季度一次等灵活还款方式。三是税费减免,比如对天然气、光纤、自来水安装费用,减半或直接取消。
梁伟华:建议将入住率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开展保障性住房工作的首要指标,用这个“牛鼻子”引领地方政府解决好保障房建设、入住、配套、管理等问题。其次,要对每个项目的保障对象进行调查分析,避免盲目规划和开工。再次,要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全过程公开公正。还应适当放宽农民工入住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条件。
记者:让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告别棚户区,我省有何新思路?
何健:今年,四川将新开工改造危旧房棚户区25万套,全省还要续建棚改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81万套。四川将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让市民自由选择,尽快入住新房。
肖碧容:希望适当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范围,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同时,加快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享受优惠政策的低价商品房等,满足买不起商品房又没能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夹心层”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