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族为群众二十年奋斗出生入死功垂祖国,打日本打汉奸千百万同胞自由平等泽被长淮”,彭雪枫为国为民奋斗20载,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1926年,彭雪枫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他参加了长沙、吉安、赣州、漳州、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彭雪枫不仅是红三军团中的一员勇将,而且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被称为“讲道理的政治委员”。1932年,师长郭炳生企图挟所属第5 团叛变投敌,彭雪枫仅带随行武装急追5天,将全体指战员带回与主力会合,荣获“红星奖章”。
临危受命,勇于担当,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进行战略转移的危难形势下,彭雪枫调任中革军委第一局局长。在攻打娄山关战斗中,他率红13团担任正面主攻任务,战后率部向遵义方向猛追,与兄弟部队全歼守军。兵贵神速,接着占领老鸭山,取得遵义战役的胜利。
1936 年,彭雪枫被秘密派往太原等地,做团结各界爱国人士联合阎锡山抗日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八路军深入山西敌后抗日奠定了基础。1937年的一天,他对段佩明和钟致远说:“在临汾时,我们办学兵队,到竹沟办的是教导队,现在我们要办随营学校,抗战需要人才啊!”1938 年,彭雪枫组织开展豫西敌后游击战,走上运筹中原抗战的第一线。同年11月26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在河南杞县傅集成立。随营学校坚持边打仗边办学,边生产边办学,仗打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被广大军民形象地称为“马背学校”。1939年,在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下,彭雪枫率部挺进敌后,宛如一把利刃插入敌人心脏。1942年11月13日起,日伪军分5路对淮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为跳出敌人的合围圈,他指挥发动大小战斗37次,日伪军12月16日全线撤退,淮北军民取得 33天反“扫荡”的胜利。
彭雪枫一次次深人敌后险境,圆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从1938年至 1944年,他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大小战斗3760次,累计歼敌48000余人,堪称“虎胆英雄”。
“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彭雪枫刻苦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博览古今中外兵书,还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教育家。他撰写《娄山关前后》《豫皖边两年来平原游击战总结》等文章,编写《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到抗日军政大学授课,并主持和创办了四师骑兵团、拂晓剧团和《拂晓报》。
诺曼底登陆50周年之际,英国女王批准将威尔克圣宝剑转赠给彭雪枫将军纪念公园,以纪念他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民族解放作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