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党史映初心 奋斗新征程 > 红色课堂

【百年风华 · 党史回眸】乡情让湘音历久弥新

时间 2021-07-05 来源 《鉴赏大党百年风云》
[ 字号大小:]

  雷锋出生于湖南长沙市,是苦命的孤儿、优秀的少先队员、勤勉的公务员、追求上进的拖拉机手、勤奋的推土机手、爱钻研的汽车兵。1962年,他因公殉职,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不仅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而且跨洋过海,成为一道靓丽的国际风景线。

  1960年8月,辽宁抚顺地区暴雨成灾,雷锋所在运输连接到参与抗洪抢险命令,他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二等功。同年11月27日,雷锋在全团授奖大会上发言;12月12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把这一发言录入节目库,留下一段弥足珍贵的乡情。向雷锋同志学习,唱响《接过雷锋的枪》,就要学会倾听这段历久弥新的湘音。

  不经风雨,难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那时候连长他看我的个子小,他不要我跳下去……我想到,我一定要跳下去,一定要铲掉洪水、治理洪水。”雷锋热爱人民群众,热爱集体,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写:“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说:“当我走到堤上的时候,就看到有一个战友,他没穿雨衣,当时下了很大的雨。我想到毛主席教导,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因此我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了,送给那个战友穿上了。”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电影《雷锋》里有这样一幕让人记忆犹新:滂沱大雨中,雷锋发现一老一小要艰难地赶20多里路,便二话没说,主动背起小孩送他们回家。“孩子,不哭,我给你唱首歌吧,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雷锋的乐观,也给老人和孩子带去力量。他从过膝的河水中慢慢踏过,在泥泞不堪的道路上多次滑倒,一边背小孩,一边扶老人,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是我应尽的责任,我应该为灾区人民尽一点自己的力量。”雷锋的日记与其实际行动,做到了知行合一。他在发言中说:“我到处捡那个牙膏皮子,一共捡了80多个,我把它集起来了,集起来后我就送到那个服务社,卖了。一共是卖了两块多钱,我把这个钱又交给了指导员。”雷锋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作人生最大快乐,在得知战友王大力家乡发大水后,他以战友的名义向灾区寄钱。榜样是一面旗帜,其力量是无穷的。战友们纷纷向雷锋看齐,王大力也成了一名助人为乐、扶危济困,做好事不留名,只说自己是解放军的好战士。

  雷锋身上的信念能量、大爱胸怀、忘我精神和进取锐气,是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新时代涌现出更多的“活雷锋”,雷锋精神必将焕发出灿烂的光彩。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