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寻党,他怀抱怎样的党性?新婚别离,他坚守怎样的爱情?几番让衔,他高风亮节袒胸襟;一息尚存,他粉身碎骨印初心!一个“铁”字,概括了开国大将许光达的精髓。毛泽东感慨:这是一面明镜,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
铁的信仰,千里寻党不放弃。1927年,国民党在黄埔军校内部大肆清党。许光达在《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中填下:“死不退出共产党”。南昌起义受挫后,他与党组织失联。1927年11月到1929年5月,许光达当矿工、做苦力,跨长江、渡黄河,一心向党、四处寻党。
“我俩的结婚整整已经有了十年,然而相聚的时间仅仅只有两个月零二十一天。不知流过了多少的伤心泪,也曾受尽了艰苦与辛酸,丝毫也不能摧毁我们铁的心愿。在生命的途上还会遇着狂风巨涛,像从前一样的冲破,我们永远的骄傲自豪!”
铁的爱情,一封家书诉十年。1928年,许光达与邹靖华成亲,新婚第10天敌人包围村子,他消失在屋后竹林里。4年后,邹靖华收到鸿雁传书:“桃妹子吾妻:余一切皆安,勿念。托人寄上法币一百元,以作求学之资。人不念书,不易明理,做人亦难,望设法求学,以慰我念,并祈求岳父大人相助。”根据信的指引,邹靖华考上长沙师范学校。1938年,她涉险赴延安,夫妻10年重逢,喜极而泣。
铁的意志,铁甲部队扬国威。毛泽东点将,出任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提出:“没有技术,就没有装甲部队。”1951年,志愿军坦克第一师入朝作战,“铁”的战斗,大扬国威。钢铁意志决定战争胜负,更是“铁甲司令”硬核精神。在一次战斗中,弹片打进心窝,没有麻药,许光达咬着毛巾,硬是让军医三次开膛,鲜血接了一脸盆。护士哽咽着说:“从没见过这样刚强的人!”
“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为了安心,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我诚恳、郑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彭德怀说:“这样的报告,许光达一连写了三份。”没有镜子看不清面目,难以整容颜、正衣冠。毛泽东手拿《降衔申请》,点着头说:不简单哪,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容易看出一个人,古来如此!接着他脱口而出: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铁的党性,主动让衔感世人,也体现于家庭家教家风。许光达与邹靖华团圆后,又经历各种磨难。因缺医少药,一岁多的女儿玲玲永远地“睡”去。夫妻从严要求子女,“不许打我的牌子”。对于兄弟手足也是铁面无私,决不予额外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