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预算工作委员会>高层动态

科技赋能 依法履职——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交流会侧记

时间: 2023-01-31 来源: “全国人大”微信公众号 作者: 孟伟
[ 字号大小:]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技术手段支撑,为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贡献力量。

  

建成用好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我们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指出要更加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

  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推动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连续五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作出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监督工作计划中作出安排。栗战书委员长到江西、天津、陕西、山西、贵州等地调研时,专门听取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汇报,充分肯定成绩,对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为持续深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召开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视频)交流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会上,26个省(区、市)及相关市县人大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会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对本届以来的工作作了梳理总结,起草“十四五”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发展规划建议(稿),组织编写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指引。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财经工委)提炼了相关典型案例。

 

图片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召开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视频)交流会,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史耀斌(前中)主持会议。摄影/许麟

 

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增强

 

  在全国人大工作层面,2017年12月,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一期建成上线,首次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和批准预算提供服务。2020年12月,系统二期电脑PC端核心模块和手机App上线运行,并于2022年6月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向全国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职工开放使用。

  具体来看,在模块设置上,系统二期电脑PC端包括11个板块、下设44个功能模块,手机App版设有8个功能模块。在数据传输上,横向上与国务院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建立数据传输机制,纵向上31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财经工委)定期传输月度和年度数据。在功能设计上,不断夯实查询、预警、分析、服务四大基本功能,着力提升智能分析功能。在应用范围上,根据工作需要设置9类用户权限。全国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实现了审查智能化、监督全面化、联网体系化、应用场景多样化、服务代表常态化。

  随着系统二期多场景、多维度分析不断深入,六方面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服务预算、决算审查,运用系统,在对预算、决算数据梳理汇总基础上,分别从“四本预算”的收支、赤字和债务等方面,进行全景式展示,描述情况、发现问题、分析差异。本届以来,提出预算联网监督有关参阅材料10份。服务预算执行监督,2018年以来,运用系统持续对99个中央部门、合计3万多亿元预算资金开展线上全过程跟踪监测;对2020年至2022年共8.5万亿元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分配、下达和使用开展全过程跟踪。本届以来,提出预算执行专报、报告、简报等35份。服务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根据2022年经济形势,利用系统对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情况进行分析,与政府有关方面深入沟通,提出用足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结存限额的意见建议。服务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在系统中智能筛选“屡查屡有”问题,提出开展年度整改跟踪监督的突出问题建议,根据工作推进情况,实现“挂账销号”,推动建立整改长效机制。服务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子系统PAD终端应用适配了报告审议、数据报表、分析评价、地方监督四个模块,2022年10月首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提供服务。服务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全国人代会期间,手机App年均访问量达1000人次,闭会期间的月均访问量为600人次,全年访问量超过7000人次,实现了“把数据装进口袋”。

  在地方人大工作层面,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人大、90%的地市级人大、80%的县级人大,都建成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

  其中,河北、山东、宁夏等14个地方建立系统建设统一技术规范,以“全省统建”方式推进,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衔接。数据联通范围不断扩大,上海、江西、云南等地人大加强与政府发改、人社、审计等部门的数据交互。系统模块设置不断优化,多地人大在系统中专设重点支出政策、重大投资项目、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等核心模块,强化数据分析。湖南坚持人大视角、法治思维定位,对300余部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设置20个定量、400多个定性审查监督点。智能分析功能持续增强,北京、吉林、贵州等24个地方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分析模型,提升系统“一键生成”智能分析报告功能。

  此外,山西实现对中央和省本级转移支付资金在省、市、县三级分配及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深化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要求。陕西建立省与市、县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工作协调机制,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与法规备案审查监督系统的数据对接机制,支持立法、执法检查、法律起草分析模型等,为提升财税立法科学性和民主性提供信息化支持。适应系统建设升级工作需要,河北、四川、陕西、新疆等通过设立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增加专业工作人员等方式,有效解决工作机构薄弱和专业力量不足问题。

 

发挥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作用

 

  “预算联网监督持续深入推进,所开展的工作是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所发挥的作用影响是重要的、广泛的和深远的。”史耀斌说。

  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创新了审查监督方法和手段,提升了审查监督理念,丰富了审查监督内容。从过去的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敢于监督和全过程监督,从过去的静态时点审查监督转变为静态时点与动态实时审查监督相结合,线上持续跟踪监测与线下调研分析相结合,数据的丰富性和纵深性实现跃升,内容的翔实性和时效性得到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子系统的探索使用,为摸清国有资产家底、建立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提供支撑。

  在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上,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从财政预算到部门预算、从类款项科目支出到具体项目支出、从政府债务限额合理性到专项债资金分配和使用、从转移支付预算安排到分配下达和使用,进行层层下钻、由表及里的“穿透”,发挥“显微镜”作用。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围绕典型案例,抓住小切口“解剖麻雀”,从个案线索中发现共性问题,提出推动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整改问题的意见建议,发挥“放大镜”作用。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从预算编制、执行到决算,从当年数据、历史数据到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跨阶段、跨周期、跨年度的纵深分析研判,发挥“望远镜”作用。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推动政府财政等部门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性有效性,提升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绩效。

  成绩来之不易,究其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大动力。还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地方党委的关心支持、人大常委会的积极推动和政府的协助配合。在于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始终强化系统安全,始终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图片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召开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视频)交流会。摄影/许麟

 

把握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新形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预算审查监督中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进一步推进预算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健全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预算管理和监督的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人大代表要积极参与预算审查监督活动,反映人民群众诉求,提出议案建议等。

  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加强重点领域支出政策审查监督,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加强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推动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保障债务资金在支持稳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强化债务风险防控和化解;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机制,建立覆盖四类国有资产、框架基本完整的人大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加快推进税收立法进程,着力提高立法质量,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支撑,预算联网监督是人大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更好发挥预算联网监督的重要作用。

 

以用促建提质增效

 

  过去五年,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功能从简单查询到智能预警、智能分析,系统使用从一维到多维、从单一场景到多元场景,实现了跃升。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系统建设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增强,系统使用深度亟须拓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还应加强等。需要统筹考虑,积极协调推动解决。

  接下来,要持续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迭代升级,建立健全数据传输机制,保证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优化系统功能模块,拓展图表展示效果,使系统更便捷、更直观、更好用。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加强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使静态的片段化、单一性数据动起来、活起来,增强系统的“数字”力量和“智慧”能量。

  预算联网监督,基础在联、关键在用。强化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使用,是预算联网监督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在预算审查中,系统使用要服从和服务于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利用系统提供审查和监督的预警信息、主要审查关注点等背景材料。在预算执行监督中,系统使用要为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报告服务,发挥实时在线监测作用,通过线上发现问题与线下调研分析相结合,开展跟踪监督。在决算审查中,利用系统的自动比较和分析功能,建立相关分析模型,提出推动改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估结果与预算编制挂钩等建议。在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中,依托系统,根据四类国有资产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数据深度分析,提出相关报告。在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中,要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将地方政府法定限额内债务与政府隐性债务纳入人大监督范围,跟踪监督政府债务限额分配、使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进度情况等。在财税立法中,系统要逐步与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法规备案审查系统的数据实现共享,不断丰富系统中的财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在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中,探索将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与代表联络站联接,及时向代表推送预算审查监督内容信息,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随着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联通数据的不断扩围和持续增长,要始终坚持把数据安全摆在第一位,堵塞安全漏洞。通过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工作机构、加强交流学习培训等举措,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站稳人民立场、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持续推动财政资金既合法合理取之于民,又更好更有效用之于民。

  

记者手记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民主政治”单元有这样一张图片,它是新时代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和财税立法工作发展进步的缩影,它就是利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开展预算审查工作的一个实景图。

  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2022年6月,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二期通过专家评审验收,系统在框架、数据、功能、应用范围等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持续推进系统建设和使用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正在研究起草“十四五”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使用发展规划建议(稿),明确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确定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加强系统数据管理、有效优化系统模块功能、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方面,划定“施工图”、明确“路线图”。

  责任在肩,使命催征。根据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将在2023年举办一期预算联网监督工作培训班,并对预算审查监督的定性和定量指标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