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预算工作委员会>经验交流

预算监督的天津动作:为民看好“钱袋子”

时间: 2016-05-23 来源: 中国人大杂志 作者:
[ 字号大小:]

  主持:金果林

  统筹:孙 元

  协调:李小健

  执笔:李小健 李 川 张志友 韦玉明 康 华 秦 娟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是财政的核心。加强财政预算监督,这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一方面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难上加难,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能维持中速增长都属不易;另一方面财政刚性支出需求旺盛,社会各方要求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投入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各级政府债务高筑,还债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些新的情况,人大依法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则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

  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预算法的决定。张德江委员长表示,这次修改,是预算法施行20年来的第一次修改,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修改后的预算法,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对于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5年1月1日,新修改的预算法(简称新预算法)正式实施。围绕新预算法的贯彻落实和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全国各地各级人大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很多创新之举。天津市各级人大在深化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推进政府依法理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此,《中国人大》杂志社与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天津人大》编辑部组成联合采访小分队,专程到天津市人大和宝坻区、东丽区、河西区等地进行了深入采访,详细了解加强财政预算监督方面的创新做法,形成了本组系列通讯文章,与大家分享。

  (《中国人大》2016年1月1日第1期)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