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柔软的,是坚硬的。它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茫而不与萤火争辉。它亦是坚实铁胚,经得起烈火灼烧、千锤百炼,誓死不屈的龙脊柱。中华文明的韧性成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延续至今。
在网络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文物会说话,如果思念有声音,那句“回家”一定是共同的呼唤。它不仅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它帮助我们去寻找那段历史长河,那段让人永生难忘的文化。巍巍敦煌遥隔千里,“数字敦煌”带领大家“云游”千年历史;“只此青绿”藏着“千里江山”,现代舞蹈让国宝文物变为文化IP。文物传承着文化根脉、凝聚着民族精神,让历史发声,就是要让更多文物“出圈”焕发光彩,用文物之光穿透历史,凝练文明基因,助力民族复兴。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江流万里,绵延不绝。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滋养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而这种传承,这种自信也被时代流传下去。最近在拍摄的一部电影《吾爱敦煌》,让我们认识了樊锦诗、樊院长,“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怀揣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梦想奔赴敦煌,在西北的大漠风沙中兢兢业业几十年,利用数字技术使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容颜永驻”。她感慨道:“我躺下是敦煌、醒来还是敦煌”。她把青春的风华献给了莫高窟保护与研究事业,将生命的时光献给了中华文化遗传传承,让敦煌瑰宝在时代潮流中有了永不磨灭的新载体,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有了新发展。
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悠悠典籍中无不蕴含着创新进取的思想。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在科技领域,中华民族“师造化、夺天工”。从汉代到明初,中国科技一直居于世界先进地位,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众多发明创造。在文化上,从先秦诸子学到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代理学、阴阳心学,无不包含着对前一时段文化的继承吸收,融合总结、深化发展和变革更化,使得中华文化连绵不绝,高峰迭起。
中华文明体现在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统一性,都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在深度交融中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样紧紧抱在一起。
中文华文明的包容性内外兼并。目光向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出大量有趣的文明细节,佐证着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特征;目光向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世界科学文化成果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赓续绵延一直以来与世界文明交相辉映,互相交融。
最后是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二千多年,开辟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这流。六百多年前,郑和七次下西洋,打通了贸易通道、没有占领一寸土地,留下了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从面对世纪疫情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到面对环境恶化呼呼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再到面对发展赤字提出构建全球命运发展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大力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努力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文化传承需承百代相传,会当日之变,乘时代之风云,汲取千年文明底蕴,唱响文化繁荣“新曲”,以自信自强,与时偕行的传承姿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