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谈·随笔

打卡天府:你一不小心就会吃到“非遗”

时间 2025-07-01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今年5月1日,《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川菜的发展有法可依。
  6月17日,《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又为川菜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一场有佳肴有小吃还有火锅的美食盛宴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读过东坡诗的人,都知道诗美。吃过东坡肉的人,都知道味美。当然,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段历史:宋时黄河决口引发洪灾,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率百姓筑堤抗洪七十余日。灾后民众赠猪羊感谢,苏轼烹制成红烧肉回馈民众,最终演变成一道名菜东坡肉。
  说到川菜的历史,可谓五彩纷呈,流传着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版本。较成体系的一种是——
  川菜起源于商周时期的巴蜀地区,即今四川、重庆及周边。关键发展阶段分为‌秦汉至三国时期的雏形期,‌唐宋时期的体系成熟期,‌明清时期的风味定型期,‌近现代发展国际化阶段。
  何为川菜?《条例》给了一个定义:川菜,是指形成、发展于巴蜀地区,体现巴蜀饮食文化和烹饪技艺的地方菜系,包括川味菜肴、面点小吃、火锅等类别。
  ‌而如果你到天府旅游要打卡美食,那可就太多了!
  川菜以麻辣鲜香为核心特色,形成了包含家常小炒、传统宴席菜、创新融合菜等的多元体系。‌其经典代表菜肴包括回锅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既有传承,也有发展。‌‌
  四川的名小吃琳琅满目,有龙抄手、钟水饺、赖汤圆、三大炮、豆腐脑、叶儿粑等等,单说面馆都多如繁星,不光有担担面,还有金丝面、甜水面、查渣面等好多种。
  要说四川人的偏爱和例外,那还是火锅。外地朋友来了四川,不带去满是烟火气的地方烫次火锅总觉得不过瘾。四川有个说法,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在四川人眼里,火锅是生活,麻辣是氛围,不吃火锅等于没到四川。
  
舌尖上的川菜也是让人陶醉的文化宝库

  今天,漫步三星堆,你会穿越到古代,享用精美绝伦的食具里那些美味川菜吗?
  假如你到了唐朝,会不会喝着广汉三星堆的鹅黄酒,佐酒好菜乃是当地有名的缠丝兔,然后像杜甫一样写下“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的佳句流传千古呢?
  如今,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汉缠丝兔,很受美食家欢迎。而鹅黄酒,据说当代非遗传承人以古法+现代的方式,已复刻还原。
  其实,‌四川的美食闻名遐迩,美不胜数,麻婆豆腐、夫妻肺片、跷脚牛肉、南溪豆腐干、夹江豆腐乳、灯影牛肉,甚至郫县豆瓣、保宁醋等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川,你吃的是川菜,也是文化,一不小心就会吃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因为如此,传承弘扬川菜文化被写入新出台的《条例》,备受关注。
  川菜就像一座丰富的宝库,藏着无数的美味和文化宝藏。无论是醇厚的麻辣,还是淡雅的鲜香,都让人沉醉其中,品尝美味也品味文化,享受一场味蕾和精神上的盛宴。
  近年来,就连川菜烹饪技艺也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川菜(含火锅)门店已超32万家。海外60万家中餐厅中,川菜餐厅占比近三分之一。而随着川菜出川出海,川菜文化亦进一步融入中西方文化之中。
  
川菜成为高质量发展金字招牌要靠创新

  成都之东边,一场精彩的蜀宴正在上演。前来旅游的人们穿着唐装,观看着美妙的歌舞,品尝着精致的唐食。这是一次深度旅游的片段,也是一次川菜制作的创新。
  “川味”乃川菜之魂,川菜一路走来,“川味”一路创新:
  春秋战国时期,蜀地饮食已有滋有味,擅用花椒、姜、岩盐等调味。
  秦汉时期,成都城市繁荣,世称“天府”。饮食细分,有了卤味儿。‌‌‌‌
  东晋《华阳国志》记载,蜀中饮食“尚滋味”“好辛香”,喜欢香辛滋味。
  ‌明时,辣椒加入川菜天团,与花椒、豆瓣等传统调料结合,麻辣滋味逐渐丰富多彩。
  “一菜一味,百菜百格”。到今天,全省高度重视川菜发展,推动川菜产业发展、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近日出台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分两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把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摆在治蜀兴川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推动四川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作出整体谋划部署。
  借着东风推动川菜高质量发展,对传承川菜技艺、弘扬川菜文化、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助推消费扩大升级、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川菜需立足创新,才能加快步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促进川菜产业发展,还要注重推动区域协作和川菜国际化,加强川菜文化传承和弘扬,优化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加强川菜文化保护和传播,就要开展川菜文化资源调查研究,建立川菜特色菜品名录,支持川菜文化遗产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要鼓励老字号发展,打造驰名的中华老字号。要加强川菜文化宣传,支持创作影视文学网络作品为川菜美名。特别是要加强川菜和文旅的深度融合,互联互动,让川菜文旅焕发新的光彩。
  川菜发展已步入法治化快车道,大力弘扬川菜文化,做强川菜品牌,促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定会让中华饮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闪闪发光。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