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公安厅厅长侍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公安机关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的情况,请予审议。
2011年8月22日以来,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省公安机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和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深入开展了严厉打击严重危害人民 群众生命健康、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诚信的制售假劣食品药品“黑作坊”、制售假劣生产生活资料“黑工 厂”、收赃销赃“黑市场”、涉黄涉赌涉毒“黑窝点”的“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破“四黑四害”刑事案件14796件,其中“地沟油”、 “假药”、“病死猪”、“假农资”、“假证”、“涉黄涉赌”等重点案件3885件;共刑事拘留5520人、逮捕1665人、移送起诉851人,行政拘留 14249人;打掉团伙159个,捣毁窝点2413个,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商品折价759亿元。省公安厅“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被公安部记集体一 等功,全省有6个公安局、12位民警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专项行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一、强力推进,高站位谋划部署
省委、省政府对“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高度重视,魏宏常务副省长,钟勉、陈文华、史哈副省长等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按照统一安排,我们把 “打四黑除四害”作为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除害,保护全川人民身体健康、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民心工程,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省公安厅厅长任组长、常务副厅长任副组长的“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领导小组,12次召开动员部署会、工作推进会、破案调度会、业务培训会进行部署,全面掀起行动高潮。
二是量化目标任务。根据各地案件情况,省公安厅向全省各市州公安局下达了11500件“四黑四害”刑事案件破案任务,并实行“按月考核、通报排名、表彰先进、以考促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2500件,完成率达108.7%。
三是挂牌督办大要案件。全省分五批挂牌督办涉及“地沟油”、“假药”、“病死肉”、“假农资”、“假证”、“涉黄涉赌”等犯罪案件63起,并严格落实 了包案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为确保挂牌督办案件的有效侦破,对应当核实的线索没有核实,应当深挖而没有深挖,导致案件侦破工作陷入被动,久侦不破的,或 打小放大,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没有深挖出来的,省公安厅将严格追究包案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目前,公安部挂牌督办的28件刑事案件和省公安厅挂牌 督办的63件刑事案件已全部破获。
二、全面覆盖,大纵深排查线索
我们把摸排线索作为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的前提和重要环节,强化了四项工作掌握案件线索。
一是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举报信件邮寄地址,并指定专人接收电子邮件和举报信件,24小时不间断接听举报电话。省公安厅 明确规定,对群众举报的“四黑四害”违法犯罪线索,必须认真登记,及时移交公安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和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处理。截止目前,全省公布举报电话 971个,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5468条,其中根据举报线索查破案件6622起。
二是主动深入摸排。省公安厅先后组织全省开展了集中摸排行动7次,以派出所为重点,立足本辖区,组织民警特别是社区民警、驻村民警走街串巷、进村入 户,深入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深入集贸市场、娱乐服务场所、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开展“地毯式”排查。为有效落实工作责任,省公安厅明确规 定,凡是本地没有摸排出线索,被外地公安机关破获案件涉及到本地,或是上级公安机关或行政部门直接查获、新闻媒体曝光、群众举报被查实的,严格追究所长和 社区(驻村)民警责任,充当保护伞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截至目前,我省各级公安机关先后出动警力48万余人次,共检查重点部位62万余处,摸排线索 3.43万余条。
三是发挥信息员作用。为有效挖掘发现价值更高、层次更深的犯罪线索,各级公安机关公秘结合,充分利用、发挥信息员的特殊优势,了解掌握可疑生产企业、工厂、作坊、市场销售点内幕情报信息,为侦查破案掌握第一手资料。目前,通过信息员摸排发现线索3103条。
四是部门协同线索共享。省公安厅积极主动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加强联系,将公安机关排查出涉及其他行政部门管辖的“四黑四害”违法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同 时改变以往等待有关部门移送线索的做法,主动与质监、粮油、食品药品监督、烟草、畜牧、农业等部门联系,收集掌握相关犯罪线索。截止目前,公安机关共移交 “四黑四害”违法线索415条给相关职能部门。
三、突出重点,高强度惩治犯罪
我们将打击重点和斗争锋芒对准群众深恶痛绝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等犯罪,按照“整体谋划、分步推进、深度打击、有效治理”的总体思路,深入开展破案攻坚。
一是严厉打击药品犯罪。针对我省系制药大省的实际和当前假药犯罪活动的特点,紧盯农村小药房、小诊所非法销售假药犯罪行为和大中城市假药进入正规医院 犯罪行为两个重点,严厉打击制假生产厂家、制假窝点和制售“毒胶囊”犯罪行为,捣毁整个网络。截至目前,全省共破制售假劣药品案件250件。4月18日, 遂宁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立案侦查大英县精峰明胶有限责任公司涉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案。4月19日,依法对林自明、卢祥、何松林、乔红梅、李庆华、徐勇 军、徐洪、常青珍予以刑事拘留。4月23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第一批。制售铬超标胶囊案件。5月25日遂宁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罪对该公司前法人何松林、现法人林自林批准逮捕。
二是严厉打击食品犯罪。省公安厅组织开展了打击“地沟油”、“病死猪”破案会战,以此为契机,推进打击食品安全领域犯罪专项整治。目前,全省破获制售 假劣食品案件267起,其中已立的11起“地沟油”案件全部破获,刑事拘留35人;已立的16起“病死猪”案件全部破获,刑事拘留69人,逮捕75人,收 缴“病死猪”及肉制品80万公斤。成都龙泉公安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根据掌握的区内有涉嫌销售问题猪肉的线索后,经周密布控,循线追踪,在成都市公安食品 药品犯罪侦查支队的指导和区食安办的统一协调下,于2012年1月7日在锦江区交界的三圣乡驸马村,捣毁一个特大制售病死猪肉的黑窝点,现场查获病死猪肉 62吨,涉案金额400余万元,挡获犯罪嫌疑人18名。经一个月的缜密调查,又相继将3名在逃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2月10日,经检察机关批准,公安 机关对应仲良等13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
三是快侦快破侵农案件。我省各地公安机关紧扣春耕春种季节特点,部署开展“保春耕”专项斗争,对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等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假农 资犯罪,集中力量快侦快破,坚决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省共破制售假劣农资案件41起。2月22日,达州市达县公安局破获公安部督办的“达州 市达县假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侯延明等两人。侯延明等人明知自己不具备生产、销售种子资质,为获取私利,将1600余斤伪劣谷种卖给江陵镇240余农 户,造成1000余亩稻谷绝收,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5月12日,成都市公安局龙泉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 人,涉案金额20余万元。据统计,龙泉区已有350余户农户购买使用上述假冒伪劣农药,造成龙泉区近千亩葡萄产量受损。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
四是集中整治制贩假证违法犯罪。今年7月以来,我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打假证建诚信”专项行动,共破获假证章案件215起,抓获制贩假证章人员 473人,刑事拘留117人,收缴假证章15771件。2012年2月21日,峨眉山市公安局双福派出所破获犯罪嫌疑人龚勇、罗国华、牟志洪、谢久平涉嫌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一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该案查扣涉及解放军总政、四川大学、乐山市人事局、峨眉山市民政局、峨眉山市公安局 某派出所户口专用等假证章322枚,1150多份涉及50余类涉假户籍证、警官证、士兵证、身份证、房产证、毕业证、残疾证和其他教师、医师、建筑、施工 等资格证书,涉假行政事业性收据发票100本,以及大量生产工具。目前上述4名犯罪嫌疑人已批捕。
五是持续扫荡丑恶现象。近年来,我省各级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了扫荡社会丑恶现象专项行动,加大对涉黄涉赌场所的集中整治,重点打击组织者、经营者、获利 者。截至目前,全省共破获黄赌案件3111起,涉案金额1亿余元,抓获黄赌组织者、经营者、获利者4478人,停业整顿涉黄涉赌场所1466家,吊销执照 97家,取缔628家,解救被强迫卖淫受害妇女和未成年人173人。成都市青羊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在省公安厅、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两个月 的缜密侦调、艰苦工作,于今年3月成功打掉“1.5”特大跨省网络组织卖淫犯罪团伙,摧毁该团伙8个组织卖淫窝点,抓获涉案嫌疑人31名,刑事拘留15 人,治安处罚10人,已查明的涉案嫖资200余万元。2月28日,资阳市、雁江区两级公安机关治安部门一举捣毁了位于资阳市雁江区河堰街“星际动漫城”利 用游戏机赌博的窝点。现场抓获伍革等15名涉嫌为赌博提供条件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当场扣押具有赌博功能的大型游戏机29台,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目 前,该案刑事拘留6人,行政拘留9人,追缴违法所得200余万。
四、加强配合,各部门联动协作
一是建立部门会商机制。省公安厅多次走访省食安办、质监、粮油、食品药品监督、烟草、畜牧、农业等部门,就建立协作机制等问题进行磋商,遇有重大事项和工作部署,及时沟通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与工商、质检、烟草、食药监管部门共同加强对食品、药品、烟草的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对案件涉及的技术鉴定问题,主动请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给予支持,及时作出技术鉴定。
三是建立案侦介入机制。加强与检、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对重大案件和案件侦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前商请检、法机关介入,就案件定罪量刑等问题取得检、法机关的支持和认同。
五、广泛宣传,多举措营造氛围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将宣传活动贯穿于专项行动始终,结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省先后组织民警4万余名深入街道、社 区、农村开展广泛宣传教育,设立宣传点28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30余万份,悬挂宣传横幅5600余条,设置宣传展板1万余块,接受群众咨询50余万 人次。
二是借助媒体营造氛围。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以及警务室、警务微博、宣传站点等阵地,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截止目前,各类新闻媒体共宣传报道 1473次,发布网上微博4588条,举办宣传展览462次。8月23日上午10时,省公安厅在成都市举行了全省“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一周年成果展示 活动,向广大群众展示了专项行动一年来的工作成效,为群众解答了如何辨别各类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16家省、市新闻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专题报道,两万多 群众先后参与了活动。
三是及时通报工作情况。针对工作不同阶段和工作重点,各级公安机关及时将相关情况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通报群众,接受媒体采访,解答群众疑惑,听取群众 意见和建议,宣传“地沟油”、“瘦肉精”“病死肉”、假劣药品、假农资、假烟酒等群众关心和社会关注的假劣商品的识别方法,提醒广大群众远离假劣、拒绝假 劣、举报假劣。目前,全省共召开新闻发布会207次。
在深入推进专项行动的同时,我们也感到“打四黑除四害”存在三难现象,影响和制约了行动持续深入开展。一是立法滞后,定性难。在现有的法律中对“四黑 四害”犯罪尽管已有一些规定,但对诸如“地沟油”、“病死猪”、“病死肉”、“毒胶囊”等新型犯罪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办案中公、检、法等对上述新型 犯罪存在着理解不一致、适用法条不一致等问题,这些新型犯罪如果按照现有的法律规定往往定性较难、量刑较轻。二是标准缺失,鉴定难。往往查获了“地沟 油”、“病死猪”等物证,犯罪嫌疑人也交待了犯罪事实,但因缺乏国家标准或标准过低,无法检测出有毒有害成分,加之一些案件涉及面广,犯罪嫌疑人经营时间 较长,相关涉案物品已缺失,取证难度大,导致打击处理难。三是话题敏感,宣传难。“四黑四害”问题特别是假食品、假药品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委政 府形象和公信力,开展打击“四黑四害”,彰显了党委政府为民除害、保民平安的决心,但打击查处越多,暴露出过去的监管缺失越多,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炒 作,宣传尺度和时机把握存在困难。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进一步扩大战果,攻坚克难,纵深推进“打四黑四害”专项行动,为全川人民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