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城乡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工作动态

省十三届人大城环资委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时间 2021-12-31 来源 省人大城环资委办公室
[ 字号大小:]

  4月27日上午,省十三届人大城环资委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城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天福、陈云川、冯军和部分委员出席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城环资委主任委员梁伟华主持会议并讲话。

 

 

  王天福副主任委员传达了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精神,组织与会人员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彭清华同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讲话精神和彭清华同志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和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指示,梁伟华主任委员结合近期工作,对城环资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城环资委组成人员围绕“六个事关治蜀兴川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对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综合性课题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健全生态文明法规制度体系;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切实增强监督实效;三是建议争取四川作为国家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地区;四是建议进一步落实分类考核评价体系;五是建议进一步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梁伟华主任委员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彭清华书记在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讲话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是近期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的丰富内涵,明确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态重任;要以“大学习”拓展视野,以“大讨论”理清思路,以“大调研”助推工作;要努力提高城环资委立法、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谱写美丽中国“四川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雷毅向城环资委汇报了全省自然保护区基本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提出严格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积极采取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从严加强建设项目准入、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等措施加以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自然保护区类型结构和网络体系尚需完善、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管理机制有待健全、基础工作比较薄弱、部分历史遗留问题整改难度大等问题。下一步将从加强法制政策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夯实基础等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城环资委审议认为,《报告》条理清晰,内容合理,客观反映了我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城环资委基本赞同《报告》,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报告》的格式规范、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城环资委认为,环境保护厅作为省政府的职能部门,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目前,我省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环境保护厅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抓好整改。省政府将在常委会会议上就我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情况作专题报告,环保厅要高度重视报告的起草工作,认真研究本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建议,抓紧修改完善报告:一要转变角色,提高站位,《报告》要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习总书记对美丽中国“四川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二要将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区分开,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三要打磨材料,强化内容,提炼工作做法,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一一对应。

  冯军副主任委员传达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座谈会精神。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座谈会于4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会议提出,要按照沈跃跃副委员长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要求,要切实提高立法质量,扎实推进环境资源立法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抓住突出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监督工作;要认真审议和办理好代表议案和建议。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