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誓将白云变彩霞”的人大代表——记达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建均

时间 2017-09-06 来源 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 字号大小:]
  “白云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将再加压力,再鼓干劲,坚决打赢白云村脱贫攻坚战!”在召开的开江县贫困村第一书记“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暨述职交流示范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达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建均向与会的200余名干部职工和白云村1200余名父老乡亲做出了庄严承诺。
  罗建均代表从县上到村上,不等不靠,说干就干。

建强基层组织添动力

  2015年4月,开江县委督查室副主任罗建均主动请缨到新宁镇的后进贫困村白云村担任第一书记。“我第一次来到白云村,看到的是破败不堪的村办公室,见到的是信心不足的村干部。”罗建均代表回忆说,那次的经历让他感受到自身脱贫任务之重、路途之艰。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重点要脱“组织之贫”。罗建均与村干部一起商议,创新成立了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环境综合治理三个特别党小组,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动争取帮扶单位的支持,对原村级活动场所进行全面修缮。为加快建设进度,他当起小工,吃住在村里,与干部群众一道奋战20天修建好了村办公室。全村群众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便民服务代办点、电子商务平台、文化活动室、小喇叭播音室和村民学校。在抓党建阵地的同时,他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狠抓了党员“双培双带双找”工作,将2名脱贫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2名党员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建起“1+2”流动党员联系机制,每名在职党员负责联系2名外出党员。现在村干部常说:“罗书记到了村上后,白云村的发展就有了主心骨,党支部这面旗帜真正树起来了!”去年,白云村党支部被新宁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夯实发展基础解难题

  “白云村,望天丘,靠天吃饭心里愁”,水源匮乏是白云村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此,罗建均代表多次到水务等部门争取支持,并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特别党小组的“攻坚队”作用,全面完成了4处人饮安全工程、16口蓄水池、4000米配套水渠和10口山坪塘建设,形成了纵横连通的“水网”。此外,他还积极争取扶贫、交运、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全面完成了8000米村道硬化,实施了4400米社道硬化、1300米断头路连通、2800米产业道路建设,安装光纤宽带11千米。现在,白云村摘掉了“基础之贫”帽子,村民们逢人便说:“我们白云村也可以旱天栽红薯,雨天走干路,网上看媳妇!”。

发展特色产业见实效

  白云村海拔高、日照长、温差大,所生产出来的大米口感好、质量高。“如何做大做强大米产业,摆脱传统产业桎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作为人大代表的罗建均日夜思考。在县上帮扶领导的关心下,通过党支部+党小组+协会+基地+农户和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5+6”模式,规模种植优质稻700亩,带动全村20名党员和89户贫困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今年贡米稻谷即将成熟,罗代表正在积极协调,抓紧注册“开江贡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谢谢罗书记!要不是你,我的好日子还不晓得在哪里哦。”7月20日,罗建均到贫困户家中蹲点调研,3组农户邬宗海朴实的话语透露出感谢和喜悦之情。邬宗海家有5口人,因从事传统种植业,经济收入较差。在去年“一对一”的帮扶方案中,罗代表多次到其家中征求意见,商议出养牛发展计划,并多方奔走,为其帮助提供个人担保贷款10万元。今年初,第一茬牛卖了40多万元,净赚近10万元,邬宗海家从此迈上了致富路。在他的示范引领下,白云村“产业脱贫”四处开花,建成了500亩中药材、300亩竹柳、200亩果蔬基地和标准化生猪、珍禽土鸡、长毛兔养殖场等,真正做到了让每位贫困群众都有致富的路子,看到脱贫的希望。
  当前,罗建均正带领白云村加快启动1000亩油菜观光带、1000亩油牡丹产业园、500亩股权量化银杏示范园、村道拓宽等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可以说,“白云变彩霞”的美好憧憬指日可待!
  “每天怀着一棵感恩的心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用一个人大代表的真心真情对待人民群众,心里就时刻充满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在采访结束时罗代表对我们如是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