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李君:乡村振兴就是我们的理想

时间 2020-05-20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李君,省第十一届党代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八届共青团中央常委、省第十三届共青团委员会委员、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兼团支部书记,先后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川首届十大扶贫好人”“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李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心系贫困家乡,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战略规划,带领当地人民群众,努力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总书记勉励我说,年轻人好好干,这6个字对我来讲,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动力。”这是2019年12月22日,李君在央视新闻联播中,面对记者镜头,说起乡村振兴等话题时发出的感慨。

  当晚的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总计4分11秒,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在讲述李君如何带领自己所在的广元苍溪县岫云村摆脱贫困、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来的故事。

 

放弃都市高薪 奔回贫困山区

 

  十几年前,李君大学毕业后应聘为成都市一家大公司总经理,坐在办公室管理一大帮人。如今,他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基层村官,每天跑田坎忙农事,带领村民一起奔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李君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山区也有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就是我们的理想!”这句话,就是李君带领乡亲们共同奔向乡村振兴宏伟目标的底气和勇气。

  80后的李君,出生在距离苍溪县城52公里的白驿镇岫云村。山高路远,交通受限,村子里的很多老年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贫穷的大山,也无法真切感知到外面的世界,青年人对于自己家乡居然没有丝毫的归属感。这种尴尬情况,让在成都打拼的李君深有同感。

  10多年前,李君尚在成都工作,逢年过节回到老家,看到村子里的窘境,那种贫困的村容村貌,一次次在他内心刻下痛楚的烙印。

  从村子里走出来的年轻人能否想想办法为家乡做点什么?若能够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这样的青春应该更有意义。经过一番周密的考量之后,李君放弃了在成都的高薪工作回到了家乡。

 

立足产业发展 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2月,在成都召开的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李君作为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岫云村发展产业基地的最新做法。那时,他就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被新闻联播多次报道的李君,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

  2010年,岫云村“两委”换届,当年25岁的李君成为全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李君成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一个月工资虽然才560元钱。但他带领村民引投资、修村道,发展特色农业,村民们利用岫云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终于走上脱贫奔康的道路,岫云村生态农业招牌越来越响亮,并在成都有了“岫云品牌”的一席之地。

 

  2014年,李君带领全村成功开展了第一次“远山结亲 以购代捐”活动。当时,现场来了10多个企业,50多个爱心家庭,现场认购了56万多元的农产品。村里家家户户的鸡、鸭、猪,米、面、油、蔬菜都以高于市场价30%以上的价格卖出去,这在当地炸开了锅。后来,李君又陆续组织中国建设银行、启阳集团、中国大唐等单位到村上开展“以购代捐”活动达到10余次,结对认购的城市家庭达到1200多个。中国大唐集团还给村上捐赠了一辆运输农产品的冷藏车。

  村里的生态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了城市,老百姓有了内生动力。和传统的捐赠相比,城市家庭企业也更愿意接受“以购代捐”这种方式。它不仅让捐助者有了回报,也让受助者更有尊严。

  李君在岫云村首创的“以购代捐”的扶贫模式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推广。

  如今的李君,不仅成为精准扶贫的代表性人物,而且还先后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八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四川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四川首届十大扶贫好人”“四川青年五四奖章”“四川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创新致富模式 共谋乡村振兴

 

  怎样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稳定上行的问题,岫云村怎样走出去实现乡村振兴?

  李君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来看,就是要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

  绿色环保是李君所在的岫云村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引以为傲之处。除了网上销售渠道和定向供应部分超市外,另一个拓宽岫云村特色农产品销量的渠道就是位于成都市高新区锦城大道的“岫云村·汤馆”。

  在成都这座全省诸多特色美食汇集之地,都市好吃嘴寻味美食的场所有千万个。然而,李君开的这家岫云村·汤馆却与众不同,吸引了大量的八方来客。

  食客们一走进这家汤馆门口,总会被门楣上的16个字所吸引:苍溪县生态农产品线下销售体验中心。这家店内的美食食材全部来自岫云村的特色农产品,店内的工作人员也均系岫云村村民。做菜的20多个大姐和小姑娘服务员都来自岫云及周边村子。在这里,他们说着岫云村的话,卖着岫云村产品,讲着岫云村的故事。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和自豪。消费者在这里不仅吃到了健康的食材,顺带还买走村里的农产品,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参与了扶贫和乡村振兴——这就是吸引前来消费的都市饕客们的独自魅力。

 

 

  由此,岫云村的山货和岫云村的村民,就以这样的全新方式,在远离家乡数百公里的省会成都扎下了根。

  李君,成为把家乡山货运往岫云村·汤馆的纽带;经营岫云村·汤馆,成为村民们致富的新模式;成都,成为了连接城市和山区农村的窗口,城市消费需求和农村的生产需求无缝连接,岫云村品牌真正扎根在了大都市。

  2018年,李君在成都市和苍溪县又开设了三家岫云村农产品专卖店,还在盒马、成都华西医院设立了专柜销售。

  2019年,李君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度合作,开发了小农户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仅让小农户的产品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可溯源,还有效解决销售难题。

  截至目前,李君所在的村已经带动周边59个村、2882户小农户加入岫云村品牌计划。李君希望用互联网去连结千千万万的小农户,打造岫云村品牌去对接城里的大市场。通过市场化和品牌化运营,让合作的老百姓的劳动更有价值,让他们的生活更有幸福感。

  在李君眼里,在山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路径中,组织形式的现代化和营销方式的现代化要远比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更加重要。没有落后的生产技术,只有落后的思维!现在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符合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追求,也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代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很多地方要因地制宜做好以家庭为单位的精细化生产”的指示。

  李君认为,岫云村的模式,能代表的是一种生产方式,一种农村人的生活态度,一个农业领域的品牌,一个山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可复制模板。

  李君希望岫云村的连锁店能早日开遍全国,带动更多的小农户和弱势群体靠勤劳的双手致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