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陈雷:咬定青山不放松 乡村振兴添“竹”力

时间 2023-05-04 来源 隆昌市人大
[ 字号大小:]

  他是模范退役军人,时刻牢记“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他是村支部书记,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对农村的感情,坚持为农村发展出力;他是青年人大代表,想人民所需,解人民之困,为人民办事。从退役军人到人大代表,他始终坚持高质高效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用心、用情、用智助力乡村振兴。他就是隆昌市第二届人大代表、界市镇王家寺村支部书记陈雷。

 

 

  2011年,陈雷当选为隆昌市人大代表,12年来他恪守“一心一意为群众,尽心尽力谋福祉”,充分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和人大代表“头雁”领航作用,在充分征求党员和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明确“做强主导产业、做优特色农业、做实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先后获得隆昌市优秀共产党员、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隆昌市十佳新青年、隆昌市党建引领促发展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隆昌市优秀退役军人、内江市十佳就业创业退役军人、四川省模范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下“竹”功夫调结构

 

  界市镇王家寺村位于界市镇北部,全村幅员面积9平方公里,共有15个村民小组,距离界市场镇3公里,位于川东竹海发展核心区。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村,陈雷清楚要想致富必须要有产业支撑,他始终坚持在竹产业结构调整上“找门路下功夫”,从2015年开始,先后到浙江安吉、成都都江堰以及浦江等地进行竹产业参观、考察。2016年,探索采取“支部鼓动、干部带动、园区拉动、合作社推动、政策促动、群众互动”的“六动”方式,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着力发展雷竹产业,在原有1000亩麻竹的基础上,栽种雷竹900余亩,实现王家寺村竹产业全覆盖。为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提高群众发展竹产业的积极性,他先后成立雷竹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竹笋加工厂1个,组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个,其中加工厂以“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五+”发展模式,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竹产业链条,并辐射带动周边20多个村发展麻竹、雷竹产业。

 

做“竹”文章焕新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风吹竹林,竹叶沙沙作响。“要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美丽风景线。”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的话语始终回荡在陈雷耳边,他利用竹叶可以制造大量氧离子、竹根可以净化水质和防风固沙,以打造王家寺村为核心的麻竹基地为基础,从地理位置、生态资源角度出发,结合河(库)长制工作,带领村民沿马鞍河、包家山水库种植雷竹240余亩、麻竹笋2000余亩。以产业发展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抓手,为更好发展竹产业,他组织修建公路20余公里,便民路5公里,山坪塘15口,堤灌站2个,蓄水池10口,砖砌化田坎5000余米,屯水田25口,水渠800余米,公厕一座,安装路灯60盏,全村水泥路实现了社社通。在陈雷的带领下王家寺村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四川省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四川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优秀村、内江市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江市绿化示范村、内江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竹”见成效惠民生

 

  人大代表为人民,就要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陈雷说“王家寺村位于川东竹海发展核心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竹产业,把‘输血’变为‘造血’,才能真正让村民脱贫致富”。为把竹产业资源优势转变为推动发展的经济优势,他带领村社干部帮助贫困户确定好致富项目,帮助他们“选路子、学法子、挣票子”,以发展竹产业为基础,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实现规模化抱团式发展,整合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在隆昌市造林和科教中心的指导下,开展笋用林集约经营和竹林立体循环经济,示范种植竹林食用菌仿野生栽培基地51亩,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为全村户平均增收4000元。王家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8户,共189人,目前王家寺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乡村振兴在行动,人大代表当先锋。下一步,我将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做到‘既为民代言,又为民办实事’,不仅让竹林成为风景线,更要成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为奋力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贡献一份力量。”陈雷如是说。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