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提出了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的建议。
此时,岷江村里,春风吹得桃红柳绿,油菜花开得金黄,正是一幅乡村生态美景图。

3月油菜花正开 “尾巴村”里变起来
岷江村有6.4平方公里,1852户人。这片土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本底优良。然而,岷江村也曾经因为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严重,被贴上了“尾巴村”的标签。
生态本底,通常是指自然环境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时的原始状态或基准数据,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等要素的原始含量分布及生态系统固有特征,是评估环境变化、制定生态保护政策的基础依据。这是陶勋花在近几年调研中使用频率渐高的关键词。
每年油菜花开的季节,陶勋花都带回了全国两会的精神,也给岷江村带来了希望。
陶勋花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全国两会期间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时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岷江村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相统一的乡村振兴之路。

5月绣球花儿开 新鲜空气俏起来
5月,粉红、粉蓝、粉紫的绣球花开了,煞是好看。
2公里的绣球大道,3公里的木春菊大道,把园林变成了景区。村里修建了通村通户公路,实行全域垃圾分类,进行污水污物处理。有村民开玩笑:“我们一个村,还垃圾分类,这么高大上,未必让我们把村子变美了,喝空气当饭吃啊?”
没想到,空气还真可以当饭吃。不只空气,绿树、鲜花、草地,都可以。
陶勋花说:“萌发生态价值转化的念头后,我们精心梳理村里生态资产,整合农地、林盘、湿地、绿道等资源数据,形成覆盖水陆空的生态系统。环境好了,人气旺了。现在,城里的人都说我们这儿有音乐节、有草地露营、有野奢酒店,又新潮又好耍,都喜欢来看热闹。”
村里还找来专业机构,立足温江生态特质,经过测算环境优化带来的文旅体养超额收益,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实操性强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

8月桂花遍地开 生态经济链起来
8月,桂花开得金灿灿的,香飘八方,村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温江号称成都的后花园,花木经济引人瞩目,岷江村的“花经济”更是延伸出了产业链。
勤劳的村民们做出香甜的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和桂花精油,品种达四十多种。村民们说,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到上万元呢。
陶勋花说,村里借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东风,建立生态产品收益利益联结机制,村民和集体各有所获。村民收获租金、就业、分红与资产收益,收入多元化格局初显,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参与生态建设有了积极性。为了确立村集体的保护主体地位,建立生态环境长效保护机制,我们设立专项资金池,汇聚生态收益分红、上级财政支持与其他收入专用于生态保护,形成生态越好、收益越多、保护越强的良性循环。
就在8月,陶勋花收到了有关部委对建议的回复,感谢她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陶勋花高兴地说,现在,我们深刻认识到,我们的发展之路只有一条,就是让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赋能乡村振兴,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