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热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 2019-03-06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当天,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走出人民大会堂回到驻地后,围绕如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让广袤乡村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展开了热议。

 

  加强农村物流发展

 

  农村物流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其他农村经济活动提供了运输、配送、加工、仓储等基础服务保障,是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工业品下乡的重要通道。目前农村物流在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物流体系、人才支撑等方面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匹配不充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罗霞提出,必须加强农村物流发展,才能够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罗霞在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发言

 

  如何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罗霞说,在健全农村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养护机制的同时,做好物流包装、仓储、运输车辆、冷链等配套基础设备配置,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加强城乡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怎样建立满足农村市场需求的物流体系?罗霞等代表认为,在农产品上行方面,要在农村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基础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结合当地农产品特点打造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配送中心,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在消费品工业品下乡方面,要加快培育农村物流市场的运营主体,引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共同配送模式;重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投递作业流程,合理引入补贴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点结构,在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农家店等当地居民比较熟悉的地点灵活设立物流网点。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代表们认为,2009年国家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15年作了修订。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自2006年起施行至今已有12年,期间未作修订。在新的相关法的出台及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划分的形势下,两法某些内容有冲突和矛盾等。区级现有财政投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经费仍然相对不足,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缺乏必要的政策资金扶持。魏琴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没有保障,仅有极个别镇配备了几千元的经费,其余投入基本为零。为促进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众健康,魏琴、王安兰等代表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及时审议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做到与食品安全法两法并行、相互衔接、互为补充。

 

全国人大代表魏琴在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发言

 

  目前,全国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上追溯管理平台建设,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入系统开展追溯管理需购置电脑、手机、打码机等信息设备并支付网络费用。为减少主体负担,促进追溯管理平台推广,魏琴等代表建议,继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对开展追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施补助。魏琴等代表还建议在政府机构深化改革中,推进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建设,建立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实现集中行使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权,统一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行政执法工作。

 

  建立村级干部激励机制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村级干部的积极性是否得到有效调动,是其中的关键要素。2018年,蒋小松等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村干部既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又要处理本村的各项事务,包括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保护、各项惠民业务办理、防汛救灾、退耕还林、禁燃秸秆、精神文明建设、村里的各项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等等。由于过多强调其服务职责而弱化其自治的重要职能,使村干部工作日趋艰难,严重影响了村民自治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村干部反映, 一方面“5加2、白加黑”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常态,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待遇很低,贫困地区的村干部报酬更少,村干部的工作付出与经济待遇严重不相称。

 

全国人大代表蒋小松参加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

 

 

  “一名优秀的村支书,一支充满活力的村干部队伍,可以带领一个村脱贫奔康,走上乡村振兴之路。”蒋小松的这番话,也是许多代表得共识。蒋小松等代表建议,建立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励机制,通过机制改革和财政支持,吸引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进入村级干部队伍,夯实乡村振兴的干部人才基础。进一步强化村级自治组织的自治职能,切实减轻村干部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充分、有效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允许村干部参与产业发展和享受劳动成果,让村干部参加合作社并通过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劳动投入获得收益,使他们既是村里的管理者,也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提高村级干部的基本待遇。既要倡导村干部的奉献精神,也要解决村干部的补贴、社保、医疗等待遇问题,同时建立村级干部评优机制,奖励守信念、品行好、有本领、讲贡献的村级干部,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励人才向最需要的乡村流动。

 

  筑牢“五小水”建好“小农水”

 

  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命脉。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冬囤水田大量排放为两季田,提高了综合利用效能,但是"五小水”(小水池、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小水窖)“小农水”(田间灌排、小型灌区、小型水库、灌区抗旱水源、塘坝、蓄水池、水井、引水工程、中小型泵站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功能丧失、管护缺失,小微型水利设施基本成为摆设。

  来自农村基层的查玉春代表在调研中了解到,闲时蓄积急时用的山下囤水田、山上蓄水池等农业生产“一线水”成片干枯,造成农业生产和人畜生活用水矛盾加剧,导致农业生产强度变大、农业生产季节延迟、农业生产成本推高、农业增产增收不稳、农业生态湿地退缩,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障碍。

 

全国人大代表查玉春在四川代表团分组审议中发言

 

  如何筑牢农业农村“五小水”、建好“小农水”,更好盘活生产生活“水资源”,推进乡村振兴?查玉春等代表认为,要因地制宜,强化设施区域规划,确保水资源生态优质安全,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取水就近方便、农民生活饮水就地优质;制定标准,落实补助激励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变“要我修建”为“我要修建”;整合资源,强化设施质量建设,在顶层设计上完善体制机制,在建设质量上科学定标,在建设过程中跟踪监督,在竣工验收上层层把关,坚决禁绝“豆腐渣”“半拉子”等工程;放管结合,强化设施有效利用,切实让所建“五小”与“小农水”水利工程“建设监管一处、盘活用好一处、作用发挥一处”。

 

  构建旅游生态圈 以“乡味”吸引游客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调研,罗霞、李君等代表发现了乡村旅游生态圈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盲目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导致农村特色缺失;消费结构单一,专业人才不足,当地农民的参与度、文明度不够,旅游产业链延伸不够,各旅游生态圈间独立开发较多,共享发展不够;基础实施建设、管理服务水平落后等。

 

全国人大代表李君接受记者采访

 

  如何更好地构建旅游生态圈,助推乡村振兴?罗霞等代表建议:培育乡村旅游特色村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按照“高起点、特色化、可落地”原则,对农家客栈、餐饮、娱乐、采摘观光等所有乡村旅游项目统一规划设计,并注重差异化风格,完善旅游要素,打造一批不同类型的旅游综合体。出台促进乡村旅游投资和消费扶持政策,引进有实力、善运作、懂旅游的企业投入到乡村旅游开发,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凸显地域特色,形成“高端名宿精品化、中端名宿多元化、低端名宿规范化”,以“乡味”吸引游客。

  罗霞等代表认为,要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提升拉长产业链。鼓励由地方政府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加盟,调动基层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各具自身资源优势与特色的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以及夯实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各类农业产业基础。创新乡村旅游业态产品,拓展旅游融合发展空间,实施“旅游+”战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建成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旅游融合基地。构建乡村旅游网络销售体系进行平台营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对乡村旅游展开营销,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壮大。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