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用大数据为乡村振兴“提速”——访全国人大代表李君

时间 2019-06-17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党中央高度关注运用数字化手段发展品质农业。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019年“一号文件”更进一步指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并落实到“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等具体措施。

  从一名返乡大学生到苍溪县岫云村党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李君作为品质农业的践行者和受益者,一直沿着“一号文件”指出的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前行。他带领家乡探索新型农业致富已有11年时间,形成了岫云村模式——发掘苍溪县大山深处农家传统的生态养猪、鸡、鸭特色,公司化组织50余个村庄2000多农户的闲置劳动力(老人、妇女),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菜地、场地进行少量散养,通过互联网平台精准对接城市高品质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已零散出现较多的品质农业、特色农业试点,但总量明显偏少。在李君看来,发展品质农业面临几方面挑战:品质农业缺乏系统化的政策激励,目前在国家顶层设计之下,各地还没有出台配套政策,没有真正形成鼓励品质农业的政策氛围,品质农业缺乏市场激励。“实践表明,只要改变生产方式,中国也可以产出优质稻米、优质猪肉、有机蔬菜等优良农产品。但在现实中,这些优质农产品往往成本较高,产量较低,在市场竞争中还输给量产的农产品。”李君举例说,我国偏远农村传统方式喂养10个月以上屠宰的土猪肉,其市场价往往与4个月出栏的饲料猪肉相同,因此,农民往往把土猪肉用来自己吃,而没有将其商品化的积极性。

  李君告诉记者,农产品缺乏有效溯源机制,造成真假品质农产品泥沙俱下,消费者难以区分。“有媒体曝光一些普通甚至劣质农产品被包装成来自品质农业产区的农产品,从而骗取消费者,赚取高额利润,严重损害了消费者购买品质农产品的信心。”

 

 

  针对这些挑战,李君对发展“品质农业”有着自己的见解。李君建议从农业政策上进一步鼓励发展品质农业。国家尽快出台《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各省市结合本地农业比较优势,出台本地规划;加快建立品质农业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各省市应从税费、补贴、用地、农技支持、销售等方面切实扶持品质农业。

  “利用互联网手段,以产品差异化定价和适度规模化解决品质农业激励不足问题。”李君建议因地制宜发掘各地品质农业类型,借鉴岫云村模式公司化、产品化运营农产品品牌。他认为,要在品质与定价上突出与普通量产农产品的差异,让品质农产品获得应有的市场价值;品质农业要突破小农经济,适度规模化,可以考虑利用数字信贷工具支持规模化发展;利用互联网电商模式、大平台流量,在全国市场匹配高品质农产品买家。

  “利用数字技术手段解决产销信任问题,助力品质农业发展。”李君建议创新使用数字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品质农业的农产品溯源问题;用数字技术将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透明化,进一步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信任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或APP对品质农产品提前下单,生产者、销售者将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向消费者定向公开。”

  图为李君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