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人大代表吉克石乌:用教育撑起未来

时间 2020-06-03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受民族地区传统观念影响,凉山女孩子入学率曾非常低。在全国人大代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庆恒乡庆恒村支书吉克石乌的小时候,送女孩去上学还是农村里的新鲜事。

  吉克石乌是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之一。“我父亲是念过书的人,相信文化知识能改变命运,因此家里一直支持我念到中专,让我‘尝到了读书的甜头’。”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孩子的教育工作一直是吉克石乌关注的重中之重。在2018年全国人代会上,她带去了《关于为贫困地区大幅增加教师医生编制的建议》。

  今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吉克石乌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助力教育脱贫攻坚的建议》。

  吉克石乌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以来,昭觉的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眼下的昭觉,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了,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昭觉县现有各类学校184所,其中幼儿园10所、村完小及以上学校76所、小学教学点98个;另还有“一村一幼”幼教点296个;寄宿制学校60所,学前教职工99人、高中阶段教职工199人、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2482人,“一村一幼”辅导员607人。“现在,老百姓们送子女去读书热情高涨,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把小孩放在家里,让孩子们放敞了。”

  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昭觉县民族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教育相对落后。“乡村教育资源与现在乡亲们的热情形成了反差。”吉克石乌话题一转:“要想全面推进教育脱贫攻坚,提升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学生从‘有书读’向‘有好书读’发展,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应型转变,还存在较大难度。”

  吉克石乌说,昭觉县在脱贫攻坚压力大、任务重,财政自给率仅有3.5%的情况下,科学规划学校布局,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程结合起来,把每一块钱都用在刀刃上。但县财政困难,支持发展教育能力不足;教师数量和质量相比学生的需求远远不够,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严重不足,预留编制让教师编制更加紧缺,教师编制设置中未设置附加教师编制。

  “扶贫先扶智”。吉克石乌明白,要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等、靠、要”的思想是绝对行不通的。

  为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升民族地区办学条件,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良性有序发展,吉克石乌在建议中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经费、社会捐资助学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对像昭觉这样的贫困县的投入;根据实际需求解决教师编制紧缺问题,同时将核定双语教师、寄宿制管理教师、“9+3”中职学校教师管理员等附加编制。

  吉克石乌告诉记者,目前庆恒村学龄儿童共有330名,除去不宜上学的残疾、智障等几名儿童没上学外,入学率为98%,基本上做到了一个不少、一个不漏。

  每天经过村里的幼教点,听到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拼音、做游戏,吉克石乌总会多驻足一些时间。

  吉克石乌说,女孩子的笑脸让她看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女孩子所受的教育,将为他们的生命注入营养,不仅滋养他们自己,还将滋养许许多多家庭,撑起大凉山的未来。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