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是全国物流网络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结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攀枝花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武装保卫部)总经理吴洪英提出了《关于支持攀枝花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建议》。她告诉记者,为加快完善攀枝花市物流基础设施,增强我国战略资源保障能力,建议支持攀枝花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给予攀枝花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项目政策、资金支持。
吴洪英深感人大代表既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和奋进的动力。如何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职责往实里去,朝深里走?作为高级工程师的吴洪英敲定了自己履职尽责的方向——始终结合企业和城市的实际、群众的期盼,站在改革开放大格局、大视野的高度提建议。
攀枝花由于受“先生产、后生活,先企业、后城市”的建设模式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功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2018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吴洪英提出了打造大交通的建议,恳请国家支持建设昭通至攀枝花至大理高速铁路,推进攀枝花至宜宾、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建设,全面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助推攀枝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建议得到了我省全国人大代表的积极附议,很快提交大会。
钛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钛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舰船、战车与火炮等国防工业,对国防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攀西地区钛金属产业在国家层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红格矿区是攀西钒钛磁铁矿四大矿区之一,矿石中除含有铁、钛、钒外,还伴生有丰富的铬、钴、镍等。红格矿区分南、北两个矿区,从20世纪80年代起,多家小型民营企业在红格矿区进行采选作业。由于工艺装备落后,乱采滥挖、无序开采现象严重,伴生金属除部分钛元素回收外,钒、铬、镍、钴等基本没有进行回收利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等粗放开发问题日益突出。
“攀钢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红格矿区钒钛铬国家战略资源的综合利用。” 吴洪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通过调研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支持开发红格南矿区,提升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综合实力的建议》。
开发红格南矿区,始终是吴洪英关注的重点。在今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吴洪英提出了《关于红格南矿区区划功能调整及开发利用的建议》。她认为开发利用红格南矿区是实现国家国防战略的需要;是持续推动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实施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需要。
吴洪英建议国家将红格南矿区区划功能调整为国家规划矿区,列入《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进行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