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及办理答复

省人大代表杨茂君:乡村人才不仅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干得好

时间 2022-01-20 来源 川观新闻
[ 字号大小:]

  我长期在“三农”一线工作,乡村人才问题是个老问题。从全省来看,表现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联农带农“领头人”。以遂宁市为例,我观察到,留在农村创办企业、领办合作社、发展家庭农场的,大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文化程度也不高。当前,各地十分重视乡村人才培育工作,但在对象遴选、培育方式、政策支持等方面,还不是很精准,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广大农村既缺人气、更缺人才,有知识、懂技术的年轻人更是少之甚少。



  省人大代表、遂宁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经济师杨茂君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育才、留才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激励服务机制,精心用才爱才,让乡村人才不仅引得进,更要留得住、干得好。
  我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农村最需要激活的有三类人才:一是农业科技人员,二是乡贤能人,三是高素质农民。
  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要用好用活。可以对农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等现有高层次人才实行“特聘”制度,解决好“高职低聘”问题,激发在岗人才的动力。通过高等院校定向培养,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从大学生、乡土专家、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中招募一批特聘农技员,解决乡镇农技人才短缺、素质较低、队伍不稳的问题。同时鼓励在岗农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涉农技术人员兼职兼薪或以技术入股参与农业企业发展,让人才“柔性”流动起来。
  对于乡贤能人,要激励回归。比如,实施“乡贤回馈”工程,鼓励乡贤回村任职,带动家乡发展。一些离退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要允许回原籍落户、继承或者购买宅基地,重修或者建房安家,并解决土地流转及相关公共服务权益等问题,让他们“告老还乡”,参与家乡建设和治理。特别是企业家、专家学者、医生教师、技能人才等重点对象,要实现项目回归、人才回乡、技术回援、文化反哺。
  对于高素质农民,要内培外引。可以建立农民培训与成人职业教育衔接培养机制,中高等院校设立适应“三农”发展人才需求的专业,采取学费补助、免费培训等形式,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回乡农民等接受技能培训,担当乡村产业新的领头人。对应届毕业生到农村创业就业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重点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能人,鼓励大家抱团发展,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投身农业、扎根农村。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