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解读·地区生产总值】
■解读专家 王小刚(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
■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2013年:
预计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万亿元,增长10%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781.1亿元,增长1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万亿元,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万亿元,增长13.9%;实现进出口总额645.9亿美元,增长9.2%;粮食产量达3387.1万吨,实现“七连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0元,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7780元以上,增长11%以上,增速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
2014年: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18日上午,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上,省长魏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预计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万亿元,增长10%左右;2014年预期目标,GDP增长9%左右。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2013年全省GDP增速放缓实属正常,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2014年GDP增长目标科学合理,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转型留有余地。
2013·10% 成绩不易
增速放缓 受宏观环境、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王小刚认为,四川的GDP增速比前些年有所降低,或低于2013年初预计增长11%的目标,结果实属正常,成绩来之不易。
四川的经济增长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2013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整体偏紧,世界经济还处于低迷状况,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王小刚说,受国际大环境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偏紧,也就造成四川的GDP增速放缓。
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一定影响。王小刚指出,2013年四川遭受4·20芦山强烈地震、7·10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GDP增速放缓,也是从灾后重建为主回归到正常生产的必然结果。王小刚指出,四川在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来自国家层面、其他省市的大量资金被投入到灾后重建过程中,四川经济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GDP增速超过预期水平。
在新形势下,经济增长更注重增长的质量。“看经济发展,不能光看GDP。”王小刚表示,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四川在保持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淘汰了部分落后的产能,虽然经济增长放缓,但是增长的质量更高。
即使在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四川仍在缩小与先进省市之间的差距。王小刚指出,2013年四川GDP增速达到10%,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总量“两万亿以上俱乐部”里的十余个省市中,四川的增速也处于领先地位。
2014·9% 目标不低
适度调低 为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留余地
王小刚认为,2014年GDP增长目标定为9%科学合理,符合四川实际,为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留有余地,但是目标并不低,需“跳起摸高”。
从宏观经济形势考虑,四川经济发展仍面临稳增长挑战。王小刚指出,受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为深化改革及转方式、调结构留有余地。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年,政府各方面工作都要以改革为统领。王小刚指出,适度调低GDP增长目标,将为深化改革及转方式、调结构留出空间。
GDP增长目标符合四川实际。对四川这个西部大省来讲,“发展不够、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王小刚表示,GDP增长目标符合四川实际,“四川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
超过全国GDP增速30%,这个目标并不低。王小刚介绍,新世纪以来,2008年以前,四川GDP增速一般超过全国GDP增速20%到30%,适度快于全国的经济增长。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这一相对的增长趋势显著升高,甚至超过全国增速50%以上。2014年的增长目标,仍将高于全国GDP增长目标30%以上。
王小刚表示,四川需要既主动“抓紧转”又坚持“加快赶”,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通过扎实工作、科学发展,可以完成预定目标。
【解读·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跑赢GDP 居民分享发展成果
18日上午,省长魏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0元,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7780元以上,增长11%以上,增速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预期目标,GDP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实现收入跑赢GDP非常不容易,让城乡居民分享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2014年目标定得高,显示出政府决心。
王小刚表示,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GDP保持同步,城乡居民切实享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收入增长的态势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思路。”王小刚说,2013年,省政府在改革发展的同时,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就业规模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提高,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为民所享。
2013年,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力度加大,重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了农村产权、用地、社保、户籍制度和金融“五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个统筹”。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成果。
王小刚表示,在GDP目标增速适度调低的情况下,2014年城乡居民收入预期目标保持不变,显示出省委省政府继续稳增长、惠民生的决心。政府需继续加强民生工程的投资,促进城市就业和公共服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般来说,为积累发展资本,收入增长应稍微低于GDP增长速度,“近年来,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甚至增速超过了GDP的增速,一方面是改革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另一方面是主动弥补过去的欠账。”王小刚说,能够持续保持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的态势,非常不易,说明政府在这一块所做的工作非常多。
对照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全年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利润下滑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低于全年预期目标4个百分点,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