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筹备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07-04-13来源: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2007年1月22日在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徐荣旋

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杨启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79次主任会议建议,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1月26日在成都召开,会期预计6天。主任会议的这项建议是按照省委对当前全省工作的安排而提出的。主任会议关于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时间的议案已提请本次会议审议决定。为了筹备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在主任会议领导下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认真准备。受领导小组的委托,现将筹备工作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筹备工作的概况

  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会议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团结动员全省各族人民,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加快依法治省、建设法制四川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为了做好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经中共四川省委同意,成立了由席义方同志为组长,王荣轩、陈文光、李洪仁、杨启泉同志为副组长,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民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在主任会议领导下,统筹协调,做好会议各项筹备工作。2006年12月1日,席义方同志主持召开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了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决定筹备工作机构设秘书、组织、宣传、简报、议案、计划预算、保卫、总务、翻译、信息、来信来访11个组,并确定了各组负责人,明确了各组工作职责,提出了抽调工作人员的原则和工作要求。2007年1月17日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检查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了有关问题。大会开始后,这11个工作小组即转为大会秘书处的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个工作小组和参加大会筹备工作的同志,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精心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确保大会顺利举行。

  1月15日在成都举办了有约200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参加的报告会,由一府两院负责人向代表报告了过去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审判检察工作的情况。此前,代表们还到所在选举单位开展了集中视察,广泛听取了人民群众的意见。这些工作,为代表们审议大会的各项报告、依法履行职责作了充分准备。

  二、关于会议议程草案

  根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议程建议为:

  听取和审查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审查和批准四川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审查四川省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批准2006年省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2007年省本级财政预算;

  听取和审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听取和审查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选举事项。

  议程草案已提请本次会议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为提高会议效率,在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关于四川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四川省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作为书面报告印发会议审查批准。大会拟安排一次专题审议会,审议内容为: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会议工作程序规定,以上六个报告在各代表团审议后,各报告单位要根据审议意见提出书面修改说明,大会秘书处要起草报告决议草案经主席团会议讨论后再次提交各代表团审议,大会决议草案经审议后提请大会表决。

  三、关于大会各项报告的起草工作

  省政府于2006年十月下旬开始着手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省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10月25日向各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共同做好报告的起草准备。起草组于11月20日形成报告初稿,组织省级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讨论,12月19日省政府召开第107次常务会议对政府工作报告(第一稿)作了修改,形成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12月底,省政府办公厅将征求意见稿印发各市州、省级各部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征求意见。省长张中伟和各位副省长分头到各市州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2007年1月15日,省政府第十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审定了政府工作报告。

  计划报告、财政报告也基本定稿。2007年1月19日省人大财经委、预工委对这两个报告进行了初审。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于2006年11月初着手起草,形成初稿后印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各办事机构、各市州人大常委会讨论,征求意见。2007年1月8日至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六位负责同志分别在成都、南充、宜宾召开座谈会,邀请15个市州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及部分省人大代表座谈,征求意见。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再次作了修改。1月16日,席义方同志主持省人大常委会第79次主任会议进行了讨论,形成了现在的工作报告(草案),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

  省法院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于2006年10月初开始,成立了起草小组。在初稿完成后,省法院党组三次召开会议研究召开了各种类型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了部分人大代表和中级人民法院的意见。形成征求意见稿后,又发至有关部门和市州法院征求意见。报告已基本定稿。

  省人民检察院于2006年10月中旬成立了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听取市县两级检察院的意见。在初稿完成后,省检察院又多次讨论,反复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后又下发各市、州检察院征求意见。报告已基本定稿。

  四、关于主席团成员、秘书长名单(草案)和列席人员范围

  根据中共四川省委的建议,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主席团成员拟由88人组成。成员名单是在四次会议主席团成员的基础上,对少数因工作单位和职务发生变化的人员作了部分调整后提出的。成员包括省委、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各代表团负责人、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省级群团负责人、企事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工人、农民、部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等方面的代表。根据工作需要和惯例,大会拟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4名。主席团成员及秘书长名单草案经本次会议审定后,提请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预备会议选举。

  按照《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和大会惯例,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继续邀请有关人员列席。列席人员的范围,原则上仍按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的范围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建议,参照全国人大的做法,建议本次会议邀请不是省十届人大代表的市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列席本次代表大会。为此,本次会议列席人员包括:不是省十届人大代表的省委有关领导、省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省委有关部门负责人、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法院副院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国家有关部委主管和部委、省双重领导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在蓉正厅(局)级单位负责人、省人民政府参事、不是省人大代表的市(州)委书记、市(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市(州)人民政府市(州)长(代理市、州长)、市(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会议邀请省九届政协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列席省政协五次会议的人员列席大会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议。列席人员名单提请本次会议审议决定。

  五、其他有关事项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拟安排一次预备会议和三次全体会议。会期按6天安排。预备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和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均安排在1月26日上午。会场设在锦江大礼堂。

  本次会议的各项议案表决,均采用电子表决方式进行。如果电子表决系统临时出现故障,改为举手表决。

  各代表团的住地作以下安排:金河宾馆安排绵阳、内江、达州、雅安4个代表团;太成宾馆安排攀枝花、广元、乐山、巴中4个代表团;新华宾馆安排宜宾、广安、资阳、驻川部队4个代表团;新华饭店安排自贡、泸州、南充3个代表团;民族饭店安排阿坝、甘孜、凉山3个代表团;大成宾馆安排德阳、遂宁、眉山3个代表团;成都代表团仍安排在成都市人大活动中心。

  会议仍邀请在蓉外国领事馆人员旁听大会。

  邀请30位公民旁听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为了便于工作,大会秘书处工作机构设在锦江大礼堂后楼办公区和北楼办公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对于动员全省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个主题,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会议的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筹备工作机构的同志们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检查各项筹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决心以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圆满成功。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