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三百多份议案和建议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他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信多达几十封甚至上百封——
他有300多份议案和建议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他每天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信多达几十封甚至上百封。在他的博客网页里,30多个栏目、上百万文字,记录着他的调查、思考和履职的点滴心得。他就是省十届人大代表,人称“议案大王”的翟峰。
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记者翻阅的前10份议案,8份署名“翟峰”。此外,他还带来42条建议。
“我过去提出的议案和建议几乎都引起省人大和‘一府两院’的重视和关注,并得到认真答复和不同程度的落实。”翟峰告诉记者。
在前四次省人代会上,翟峰共提出170多件议案和建议,省人大和“一府两院”全部作了认真答复。2003年他领衔提出的《关于理顺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议案》,当年得到落实;2004年他领衔提出《关于切实解决城镇困难群体生活生存问题的议案》、《关于对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提供司法救助的议案》以及《关于加大对“侵权”案件查处力度的建议》等议案,所涉问题都得到“一府两院”较为明确的答复和较好地解决。2005年,他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重点建设投资项目监督的议案》被列为省人大有关专委会办理的议案。
今年翟峰提交的议案和建议,60%以上是他从各地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精选出来,经调研后,精心整理而成的。翟峰说,作为人大代表,他的背后有很多群众关注和期待的目光,是使命感敦促他一直行走在为民代言的路上。
●议案点击
立法让公众参与环保议案名:《关于制定〈四川省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的议案》
提案人:翟峰代表案由:调查显示,全国仅有6.3%的人在最近3个月参加过环保活动,知道“12369”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电话的只有16%。我省情况与全国类似,有必要通过制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保护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我国环保领域第一部有关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制定这一地方性法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另外,从我省目前情况看,各级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督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缺乏社会监督。《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虽规定了公众参与原则,但范围不清晰,程序不具体,方法不确定,公众难以具体操作。正是由于公众参与项目决策的力度和广度不足,导致一些项目建成后环境纠纷不断。
建议: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公众参与环保的地方性法规,用更加可行的程序来保证公众对环境事务的有效参与。在涉及环保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建立全省公众知情机制、表达机制、监督机制和救济机制,在全省环保部门行使职权的每一个环节,公众都可以参与进去。对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5种形式,即调查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作出明确规定。●连线好消息,公众参与环保有新途径——
省级审批项目
将上网征集意见
“翟峰代表提出的问题,也正是目前我们工作中不断寻求改进和突破的一个方面。”30日,省环保局环评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公众对环保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代表委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作为环保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该负责人介绍,我省公众参与环保,过去主要依靠三种形式,一是环保项目实施前,相关部门到现场实地调查,征求附近群众意见;二是在当地报刊等媒体上刊登项目情况;三是在相关专业网站公布项目情况。“从效果来看,的确存在公众知晓面不广、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因为,相关专业网站多数群众都不知道,除了项目所在地群众能表达意见,其余地区的群众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
“目前,省环保局正在积极研究拓宽群众参与面的新举措。”该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把省级审批项目统一公布在省环保局网上,使更多的群众能够通过网络发表意见。对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将认真研究,并在项目实施前,由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就意见采纳情况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