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人大代表公开向选民“交帐”——乐坝镇人大代表述职会侧记

时间:2007-12-04来源:未知
  

  用行动践行代表承诺 以实绩回报选民信任

  初冬的阳光,暖暖的映照着大巴山村的每一个角落。在巴中市南江县乐坝镇董家梁村的一家农院里,熙熙攘攘地坐满了人。院前一条醒目的横幅标语:乐坝镇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第六选区述职会议。

  “各位选民,这一年里我主要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一是先后数次向镇政府提出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并严格执行镇人代会的决议,督促政府对境内的魔芋加工厂、水泥厂等重点污染排放企业进行监测,并收到了一定实效。二是针对大家反映强烈的失地问题,多次督促镇政府进行解决落实,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广,矛盾复杂,只能逐步加以解决。三是在联系董家梁村的过程中,积极带领大家修公路,建新村,寻找致富门路……”

  这一条条如数家珍般的工作盘点,是镇人大代表们面对面的向选民进行一年来的工作交帐。参加此次述职的是第六选区的2名镇人大代表,一位是镇里的人大副主席刘育坪,另一位是该村原村主任张大全。而今天参加会议的,除50多名选民外,还有当地的市县人大代表、邻村的干部、镇里部份单位的负责人和应邀前来指导的市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市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

  乐坝镇是目前巴中市唯一通火车的集镇,由于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工矿企业在此安家落户,是一座典型的由农村集镇转轨而成的工业集镇。在集镇化过程中,也积淀了如企业环境污染、农民失地等诸多矛盾和问题,给当地党委政府造成了不小压力,而董家梁村紧挨集镇边缘,这些问题和矛盾便显得更加突出。作为从该选区选出的人大代表,人们对其期望值又会有多高?

  在听完两名人大代表的述职后,选民和旁听群众开始向代表们提起了意见。原本还担心没人提意见会使会议冷场的刘主席万万没有料到,发言一开始,大家便争先恐后的谈开了。

  55岁的蒋克健满脸忠厚地向刘主席发问道:“董家梁村附近有一家采石场、一个魔芋厂和一个石油库,每天要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这些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污物直接排进了穿村而过的小河沟里,臭气熏天、蚊蝇乱飞,让居住在河沟附近的农户苦不堪言。作为人大代表,你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是怎么向上级反映的,现在有什么效果呢?” 连珠炮式的发问,直追得刘代表头上冒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好在这一年里他在这些问题上反映督促,费了不少劲,所以回答起来也就很有底气,并获得了村民们认可的掌声。

  与老袁相比,77岁的邓春莲老太太的提问更显直接。她说自己一家四五口人,土地大部份被征用了,养不活一家人,儿子和媳妇只得外出打工,把孙子留给了自己,这负担和压力,让她深感日子过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苦。想想镇里的发展变化这么大,可为什么偏偏自己却过得不舒心呢!

  老人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选民的一片吹嘘赞同之声。眼见大家的情绪激动起来,张大全代表接过话头作出了解释:“失地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作为农民,都要经历这种转轨的阵痛,因此我们要在思想上转变认识,在生存技能上转变方式才行。”见大家稍稍安静一点,张代表转过话题继续说道:“作为人大代表,我们也曾先后多次向上级反映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党委政府的重视。现正同相关部门一道,衔接兑现征地补助,极力为我们联系就业岗位,虽然解决的速度有些缓慢,但解决问题总得有一个过程,大家也要正确对待才行。”一番中肯合理的解释,终于让大家的情绪平和下来。

  接下来,杜洪林要求代表在明年的人代会上提出新农村建设投入要扩大覆盖面,要适度兼顾公平,将山上与山下的规划同等考虑,不能厚此薄彼;魏宗太建议代表呼吁政府加大对新农技的推广力度,要提高农业单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较高的使用效益,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失地给农民带来的压力,为农民在转型期找到一个缓冲点;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要加大治安防范力度,预防青少年犯罪……

  “这一条条意见,对代表而言,如针见血,更如芒刺在背,但也更真实的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代表的信任度与期盼值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启汉颇为感慨的如是评价。

  此次述职,经过选民们现场投票测评,镇人大副主席刘育坪得优秀37票,称职8票,不称职5票;张大全得优秀21票,称职16票,基本称职3票,不称职8票;而另外一名因暂时外出打工没有述职的女代表张华容得优秀17票,称职14票,基本称职8票。

  成败功过,群众自有公断,面对选民们对人大代表的评价,大家都陷入了深思。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