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省人大常委会都对我的建议给予书面回复。今年,我还没有收到回复,不过已经从报纸上了解了一些情况。”2日,记者如约抵达何长明办公室的时候,他正期待着来自省人大常委会的信函。
年年提建议,且每年不止一个。省人大常委会面向社会开展立法选题和建议征集活动4年来,致公党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宣传处处长何长明堪称最活跃的参与者。
“省人大常委会对我的立法建议的处理,我非常满意。”何长明拿出两张纸——是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给他个人的回函,上面详细说明了每一项立法建议的处理结果。
由于工作便利,何长明经常参与一些课题调研,他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其中带有共性的、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立法选题提交。这也使他的建议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人士“质量较高”的评价。
2004年,何长明提了3件立法选题,其中1件被送交省人大农委进行调研,1件送交有关方面作工作参考,制定《四川省社区服务业管理条例》被收入地方立法项目库。2005年,他又有3条建议被收入地方立法项目库,另有2条则作为立法参考被送交有关方面。
参与了几年征集活动,学过法律的何长明最大的感慨是“自己法律法规知识还比较欠缺,省人大常委会能不能搞一些讲座,比如介绍一下地方法规制定的程序、规范、要求,我们提出的立法建议可能会更好地反映民意。”
对所提建议的命运,何长明表示:“当然期盼能够列入第二年的地方立法计划,但我也知道立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我的建议,让立法机关听到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呼声。”他说,2008年征集活动“还要来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