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公开信发出后——南部县四级人大代表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纪实

时间:2008-06-18来源:刘天纯 宇震 杜晓明供稿
  

  悲情五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让巴蜀大地伤痕累累;五月的南部,却因南部县人大常委会的一封公开信,处处涌动着抗震救灾的热潮。

  5.12汶川地震后,南部县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发出了致全县人大代表的一封信,号召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抗震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代表”荣誉增光添。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大灾当前,方显代表本色。公开信发出后,全县4100多名省、市、县、乡(镇)四级人大代表纷纷响应,带头捐款捐物、带头服务受灾群众、带头坚守工作岗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的真正内涵。

  宁愿停产,也要让避灾群众睡上安稳觉

  范培元,省人大代表,四川元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灾情发生的第二天,范培元就通过各种渠道,为灾区人民捐献了5.5万元的现金和药品。同时,针对不少市民为躲避余震,纷纷来到公司厂区空旷地带搭蓬居住的实际情况,落实了3名员工,24小时轮流进行值班,为避灾的市民服务。值班的人员除随时打扫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外,还免费为避灾的市民提供开水,看管市民的财物。

  15日晚上,范培荣在看望避灾的市民时,了解到由于公司夜间生产时的噪音过大,部分市民睡不好觉的情况后,当即决定,在避灾的市民没搬走前,公司停止一切夜间生产活动,让市民睡上安稳觉。当公司有个别人员不理解时,范培荣说,“灾害给群众身心带来的伤害已经够大了,我们如果还让他们觉都睡不好,不是在雪上加霜吗?我们宁愿受点损失,也要让群众睡上个安稳觉。”

  帐蓬办公,让群众有了抗震主心骨

  张斌 南充市人大代表 南部县西河乡党委书记。

  5月12日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使同处龙门山断裂带边沿的南部县西河乡遭受了较严重的损失。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乡政府办公楼因结构老化,在地震中未能幸免,房体多处出现裂缝,经安监部门签定为D级危房,并建议立即停止使用。

  “地震虽然震垮了我们办公楼,但震不垮我们的党委、政府,我们一定要让群众觉得我们党委还在、政府还在,人心没有散。”在该乡的抗震救灾大会上,张斌掷地有声。

  工作很快安排下去,该乡在空旷、平坦的篮球场上用彩条布搭建了简易帐蓬,用作乡党委、政府的临时办公地点,张斌带头住了进去,在帐蓬里接待群众、处理各种事务、指挥抗震救灾。

  有了张斌的身先士卒,该乡的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截止6月3日,该乡已修通受损公路860米,恢复住房470间,病险水利排险12处,32户群众启动了新房重建。

  日夜加班,只为灾区人民能吃上饱饭

  赵毅,南部县人大代表,南充(高筋)制粉有限公司董事长。

  5月15日14时,绵阳师范学院粮食告急,请求我县支援。接到县粮食局的通知后,赵毅主动请战,立即联系运输车辆、组织工人装车,仅过3个小时,32吨面粉就顺利装车完毕。当时下午5点,赵毅亲自押车将面粉发往绵阳。

  5月16日下午,刚从绵阳赶回来的赵毅,得知安县和青川县馒头粉告急的消息,再次请战。在公司馒头粉存量不多的情况下,赵毅立即调集员工开足马力连夜生产,并带头坚守在生产第一线,与工人们一同加班。17日下午3时,发往北川县的60吨馒头粉和发往青川县的50吨馒头粉装车完毕并立即起运。

  看着一辆辆满载着面粉的车辆驶出公司大门,前住安县和青川两个重灾区时,赵毅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家事再大,也没有抗震救灾的事大

  高祥全,南部县大河镇人大代表、大河镇人武部长兼副镇长。

  高祥全的爷爷年初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作为唯一的孙子,因工作太忙,高祥全很难得空去病床前尽孝。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作为武装部长兼副镇长,高祥全带领该镇民兵应急分队始终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组织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帮助“缺劳”农户“双抢”。

  5月27日上午,高祥全爷爷的不幸去世,匆匆赶回的高祥全正忙着张罗爷爷的后事时,接到县人武部要求其在下午带10名民兵到县武装部集结,准备开赴青川抗震救灾的电话。

  高祥全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却一时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年迈的父亲怒气冲冲的斥责他、体弱的母亲紧紧拉住他的手,舍不得其离开。高祥全强忍住泪水,对父母说:“爸妈,灾区死了成千上万的人,好多人现在没吃没喝,没住的地方,那里更需要我们去帮助,处理爷爷的后事虽然是家中的大事,但家事再大,也没有抗震救灾的事大呀!”。一番大情大义的话,终于让父母醒悟过来,母亲紧拉着的手松开了,父亲也用哽咽的声音说:“你走吧!”。

  5月27日下午,高祥全跪在爷爷的灵前,为离世的老人点了三柱香后,便出门和战友们登上了到县城的班车……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