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乡何家堂村有一位年近半百的农村妇女,名叫胡秀梅。多年来,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信念身体力行,以行动感召人、以美德信服人、以言行说服人,成为了大佛乡有史以来能够连续三届被群众推举的村支书,也是大佛乡唯一的一位女村支书。在她担任村支书的7个年头里,她以国家支持三农建设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修建村级公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开展扶贫新村建设,全村的人均年收入也由最开始的不到200元,增长到现在的3200元左右,这一切实践着她作为县优秀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
慷慨解囊:以行动感召人
胡秀梅所在的村地理位置偏远,当地老百姓饱受交通闭塞之苦。2003年,在她走马上任开始担任村支书的第一个年头里,“修路”就成为了萦绕她心头的第一信念。为此,她积极向县乡两级政府争取资金,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积极修路,还把自己家的2亩良田无偿地提供给集体修建公路,同时率先垫支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她的感召下,村民们也纷纷慷慨解囊,共集资2.4万元,筹劳350人,使原修了近5年都无法竣工的村级公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通了车,此项工程大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
无微不至:做群众的贴心人
胡秀梅担任村支书期间,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家的事情,无微不至,耐性细致的处理家长里短,以群众的安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该村五组特困户夏何氏年过八旬,生活无法自理,冬天无法避寒。胡秀梅知道后,及时送去了自己亲手缝制的新棉被,让老人心头无限温暖;二组毕丽先与邻居李建树发生纠纷致伤后躺进医院,她知道后,庾即做通李建树的思想工作,并陪同李建树一起去医院看望伤者,商量调解事宜,最终使两家矛盾化解,和好如初。
毫不利己:以美德信服人
胡秀梅的丈夫常年外出打工,家里还有一位年过八旬的双目失明的母亲,饮食起居全靠她照料。一家人的生活仅靠她一人耕作,养蚕、喂猪、种蘑菇样样是能手,把家搞得红红火火,村里的男女老少无不对她赞赏有加。在工作上,她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善于团结同志,经常找干部群众交心谈心,从不主观武断,不徇私情。在她的带领下,一个濒于瘫痪的支部班子变成一个凝聚力强、向心力强、战斗力强的好班子,各项工作都走在全乡前列。
不畏艰辛:以言行说服人
目前,该村的村级活动室建设正在有序开展。谈到活动室建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胡秀梅感慨甚多。何家堂村地理位置偏远、村级办公条件简陋、村级资金财力有限,她不畏艰难,努力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在乡、村两级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县委组织部决定在何家堂村修建村级活动室。在活动室的选址问题上村支部遇到了新情况。由于村里以前的活动场地位置偏远,不适应新建活动室,只有另行选址。经过村干部的多次察看,选定了位于该村进出主要路段上的一块土地。但由于该地是村民张某的荒地,张某不愿意出让自己的荒地修建活动室。于是,胡秀梅开始对张某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并主动提出拿自己的2亩良田去调换张某的荒地。张某被胡秀梅大公无私的精神深深感动,主动让出荒地,让活动室的建设最终落实。
胡秀梅就是这样一位公而忘私、不计得失、为民办实事的人。自担任村支书以来,她用自己勤政爱民的行动实践着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书写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如今的何家堂村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局面。在她的带领下,大佛乡何家堂村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