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代表工作 >

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资阳市推进“两化互动”建设

时间:2011-05-19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冉杰
  


                                                                                                                       
 

  5月16日-18日,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可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眼中,却是满目苍翠,微风吹来,三岔湖碧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热火朝天的资阳工业区、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呈现出一片盎然的生机;漫步“锦城之东、九曲之韵”的九曲河岸,独具匠心的造型蕴含了“幸福资阳”明天更美好的愿景;凯力威、中国南车的生产车间导入精益生产方式,彰显了科学发展的无穷魅力。。。。。。资阳市高起点规划大力推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注重和谐拆迁、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省推进“两化互动”的示范城市。
  两天来,全国人大代表对作为成渝经济圈双核地位的资阳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人大代表充分肯定了资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绩,并希翼资阳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造福资阳百姓。
  两化互动: 现实需要  乘势而为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推进现代化的两大主要动力,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此进程中,必须注重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齐头并进。首先,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支撑。城镇化最初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并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拉动对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要求,从而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集聚和扩张,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其次,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与依托。城镇是最适宜工业发展的区域,以其优越的工位交通条件、发达的服务设施、广阔的市场需求,为工业化聚集资金、聚集人才、提供市场,对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广阔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再次,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国际国内发展经验表明,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又反过来推动工业化,两者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近年来,资阳市坚持“工业主导、三化联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千百化工程”,并将建设城市作为“两场硬仗”之一,扎实推进行政中心迁移,强力打造“2+3”城市增长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资阳市作为四川唯一同时连接成渝‘双核’的新兴城市,正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建设‘幸福资阳’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强力推进两化互动,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进而加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资阳市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佳如是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建设‘幸福资阳’的奋斗目标,并把‘两化互动’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作出了以‘两化互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民生持续改善,创响‘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三张名片,着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着力建设开放和谐政治清明新资阳等一系列思路和目标。”全国人大代表罗毅平在听取李佳书记的介绍后指出,我省各城市在融入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应突出特色,形成差异化发展和良性竞争。
  两化互动:高起点规划 大魄力发展
  资阳市在制订产业发展规划时,将促进城镇化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引导人口和产业向资阳中心城区、县城、重点乡镇聚集,从提升就业和增强带动力等方面,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动力,突出“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发展路径,以打造“一区两带四基地”为载体,着力建设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
  为确保规划间的统筹协调,资阳市推进和落实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四规”科学统筹,同时结合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渝经济区建设,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给该市带来的新机遇、新变化,主动对接,及时修编,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资阳市根据“一区两带四基地”的产业布局、“多线联成渝、内外大畅通”的市域综合交通布局、“2+3”城市发展规划布局。按照“沿路布工业、沿城布三产、沿水布商住”的“三布”思路,大气魄、大手笔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分区、产业发展、主要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工业发展布局“十园一带”,规划建设各100平方公里的成资工业发展区、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城镇建设按照“培育增长极、形成增长带、催生增长点”和“行政中心迁移带动新区发展”的思路,布局“5城8极4带3三角”,强力推进雁江“两区一带”、简阳“两湖一山”、安岳“两极一带”、乐至“两城一带”,策划推动雁江——简阳——三岔“资三角”、安岳——龙台——石羊“安三角”、乐至城南——城北——高寺互通立交“乐三角”三大布局。通过对工业、城镇等的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找准了推进“两化互动”的切入点。
  资阳市将产业园区和城市作为推进“两化互动”的主要平台和载体,按照“丘区经济工业化,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集群化”的思路和“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大力推进“十园一带”建设,强力打造“两化互动”示范区。坚持把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和“行政中心迁移带动经济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2+3”城市增长极,全面启动实施雁江、安岳行政中心排危迁建,扎实推进资阳中心城市旧城区、城南新区、城东新区“一城三区”建设,以及简阳“两湖一山”、安岳“两极一带”、乐至“一城三区”建设,不断拓展城市框架。围绕保障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通过市场机制,加快配套完善路、水、电、气、视、讯等配套网络建设,满足推进“两化互动”的需要。特别是在外部骨干路网配套方面,资阳市正大力实施交通“44111”工程,强力推进成安渝、内资遂、遂资眉、成都第二绕城4条高速公路,成资、简三、成简、资安4条快速通道,1条成渝铁路客运专线和10条内部“中通道”、19条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次级交通枢纽,为推进“两化互动”奠定坚实基础。
  资阳市把“工业主导、三化联动”作为发展的重要路径,突出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两化互动”取得较好实效。工业方面,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突出抓好造车、节能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城市名片。2010年,资阳市造车、食品、医药、纺织、建材五大产业全面突破“百亿”大关,其中造车产业突破300亿元,节能产业实现产值12.6亿元。大力促成韩国现代汽车与南骏集团合作建设世界级商用车制造基地、中国南车与广西玉柴共建西部发动机制造基地,百威英博啤酒西南生产基地项目将试产,凯力威21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线、四海10万吨熟食品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南骏集团、机车公司、四海集团、空分集团等5户企业列为全省重点培育的大企业大集团。在抓大做强的同时,大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资阳市已拥有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8件,四川名牌45个,四川著名商标35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
  在推进“两化互动”过程中,资阳市着力抓好人才、土地、资金、社会等保障,努力营造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的良好环境。坚持就业与创业相结合,以失地农民就业、市民创业为重点,制订出台鼓励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四川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努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解决群众进城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镇落户的限制条件,推进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城乡经济社会相融,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目前,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资阳市定位为‘成渝经济区新兴工业城市’和国家机车和汽车制造及出口、绿色食品加工配送、节能产品生产、国际会展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四基地’,省政府把资阳市纳入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为高起点推动资阳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资阳市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佳向全国人大代表介绍道。“面对新机遇、新变化,各地应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乘势而为,主动对接和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易敏利在调研现场说。
  殷殷希望:资阳明天更美好
  全国人大代表一行,实地参观了三岔湖的旅游开发、成都资阳工业发展区、资阳市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中国南车集团和凯力威公司,听取了资阳市委书记、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佳的工作汇报后,易敏利、傅勇林、杨兴平、侯蓉、王琳、马宗慧、魏琴等人大代表纷纷对资阳市委、市政府在“两化互动”的理念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幸福资阳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彭渝总结了资阳市两化互动的六条经验,即统筹规划优化城镇布局、找准载体搭建平台、借助外力开放合作、壮大产业倡导主产业、营造良好环境保障环境建设、心系群众改善民生,并详细阐述了人才、资金、土地、能源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进一步强调“资阳市深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两化良性互动、科学互补的创举在全省创造了一个典范,其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领略了资阳市九曲河综合整治示范段美景的全国人大代表侯蓉感受颇深。“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侯蓉等代表认为,应将城镇化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结合起来,着力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应加大投入,完善功能配套”。全国人大代表马宗慧等建议,围绕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项目和区域,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快配套完善路、水、点、气、视、讯等,满足推进“两化互动”需要,同时紧扣民生改善,通过推进民生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在饮水安全、住房、就医、入学、出行、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困难,提高幸福指数。
  面对资阳市在推进“两化互动”中取得的成绩,让资阳是的社会发展乘势而为,参加调研的全国人大代表们联名撰写了三份代表建议:延续对“5•12”汶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政策扶持;将“天府新区”纳入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加快资阳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将提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代表们的殷殷希望,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在黑夜的隧道,走过漆黑的今夜,迎来的就是一片艳阳的明天。资阳市,这个培育了新中国元帅陈毅的家乡,必将在大力推进两化互动的发展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百姓的生活将会更幸福更和谐!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