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都江堰市人大代表专访栏目组到向峨乡莲月社区采访市人大代表、莲月社区党支部书记苟祥忠。当地一些干部群众都喜欢称苟祥忠为“议事书记”:社区的大小事情,特别是集中安置小区的管理和社区的发展,苟祥忠都喜欢广集民意,并将所有大小事情交由社区议事会讨论决定。“议事书记”的工作作风迅速见到了明显效果:集中安置小区的管理更科学有序,社区引进的“利尔药业”项目,让村民长期受益。
从“脏、乱、盗”到“洁、美、安”
2004年,从前的莲池村、月耳村合并为现在的莲月社区。灾后重建,整个社区515户、1395人选择了集中安置,集中居住率几乎100%。老百姓原散居在5.5平方公里的山野间,从2009年6月开始,集中居住在80余亩的莲月社区集中居住小区。 在这个大转变过程中,自然出现了不少问题:老百姓散居时长期养成的不少陋习,带给小区脏和乱;小区的安全无法保障,居民自行车、摩托车被盗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是摆在苟祥忠及社区两委面前的问题。作为市人大代表、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苟祥忠该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 之前,苟祥忠和社区两委也做了不少工作,几乎天天开会讲卫生、讲安全,但几个月过去了,收效甚微,苟祥忠陷入了从未有过的迷茫…… 苟祥忠是个做事不服输、更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他广泛收集民意,终于有了清晰的思路:在教育引导老百姓的同时,必须成立物管,结合老百姓实际,为他们解决好实际困难。只有这样,集中安置小区才搞得好。 苟祥忠的想法交由社区议事会充分讨论后,得到了议事会成员的一致支持。于是,2010年由社区议事会讨论决定,用村改资金在小区修建了健身场所、公厕、红白喜事办理点。同时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保洁队、巡逻队。考虑到老百姓的农具没处放,苟祥忠又想到了建一处专门的杂物堆放场,解决了老百姓的这一难题。 记者采访中获悉,保洁队员、巡逻队员每月的工资分别是600元和1000元。在人员确定上,苟祥忠还是充分发扬“议事作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由“求职者”进行公开竞岗演讲,最终由每户村民民主投票产生。村民们告诉记者,保洁队员和巡逻队员,没有一个是社区干部“内定”的。 莲月社区安置小区的物管严格来说只能叫“土”物管,由于物管一年的最低开销也要16万元,在不向政府伸手要一分钱的情况下,经费问题如何解决呢? 苟祥忠还是将自己的想法交由社区议事会讨论,最终决定:从2012年1月1日开始,每人每年收80元物业费,这样一年可收10余万元,然后再从村改资金中划出6万,经费的问题就解决了。 苟祥忠明白,必须要用好收取的每一分物业费,在经费的使用上,他更是充分发扬议事作风。经费由业主委员会存入银行,存折密码则由社区文书掌握。哪怕支出一分钱都要由议事会讨论通过,然后由文书和一名业主委员会负责人共同从银行支取。 这一系列工作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保洁队员、巡逻队员、门卫尽心尽力(否则就会被大家“选下岗”)。从那以后,小区变得整洁、美观,也再未发生过一起偷盗事件。老百姓说,现在小区住着很舒心、很放心。
从零存款到户户有钱存银行
另一个摆在眼前的事实是,老百姓集中居住后,生活成本提高了。苟祥忠经过调查统计,初步得出一个数据:集中居住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每人每年大约增加了500元。如何切实帮助老百姓增收,又成了摆在苟祥忠及社区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苟祥忠说,我这个市人大代表是老百姓选出来的,如果我不能带领、帮助他们增收,我就对不起他们对我的信任。 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苟祥忠利用一切关系,多方联系,最终,成都市利尔药业对莲月社区这方土地产生了浓厚兴趣。从2010年底开始洽谈投资合作,到2011年3月开始实施,仅用了短短3个月时间。 引进这个项目,苟祥忠还是充分征求了社区议事会的意见,得到了议事会成员的鼎力支持。因为这个项目太适合莲月社区了:利用荒山栽药用粉绿竹,丝毫不破坏环境,还能给村民带来长期收益。 记者了解到,在双方洽谈时,苟祥忠总是最大限度考虑老百姓的利益:全社区流转1700亩荒山和山地,老百姓收租金;企业用工必须用当地老百姓,每人每天60元;老百姓土地上的竹子等附着物,企业以每根竹子2.5元的标准补偿,竹子卖了钱仍归老百姓。仅补偿附着物一项,企业就付给老百姓300多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个四口之家,原来荒山几乎没有产出,现在每年能收7000元流转费,加上附着物补偿费和务工收入,2011年全家的收入超过6万元。 以前莲月社区有几户村民从未有过闲钱存入银行,引进利尔药业后,家家户户都在银行有了存款,而且随着企业种植规模的扩大,老百姓的收入还会不断增加。 这就是都江堰市市人大代表苟祥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