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常委会公报 人事任免 调查研究 一府两院传真
人大代表显真情 爱心浸染夕阳红——记筠连县腾达镇人大代表、镇敬老院院长谢明发
时间:2013-02-25 来源:筠连县腾达镇人大 作者:罗光友

  道不出动听的豪言壮语,只有坚持默默无闻的奉献;谈不上惊天动地的业绩,总是保持朴实无华的品质,这就是筠连县腾达镇人大代表、镇敬老院院长、冒水社区支部书记—谢明发。
  动真情,为老人筑起温馨的家。2008年4月,他走上了腾达镇敬老院院长的岗位。面对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没有退缩,他还说:人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寡老人们没有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代表,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用具体行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要为老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他走马上任后,根据五保老人们的不同口味需求,不断改善老人的膳食结构,一日三餐,荤素搭配,营养合理,在他的辛苦工作下,老人的生活水准连年提高,每人每年经费近2800多元,在端午、中秋、国庆、重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还加餐吃团圆饭。他坚持每天为老人们打扫卫生,窗明屋净,卧房整洁。他还找社会贤达、政府部门等筹措资金,为老人们改善生活条件。卧室基本达到一人一间,睡的是席梦思,每人还有自己的衣柜、床头柜、书桌、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蚊帐,有电风扇;冬天,床上双铺双盖。敬老院里还建起了浴室、活动室、电视室、食堂等,为五保老人筑建了一个温馨的“家”。
  献爱心,让老人渡过幸福晚年。他对老人比亲儿女还要亲。敬老院有60多位老人,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他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90多岁的老人刘泽华,到了敬老院后,身体很差,基本不能自理,每天都要精心照理,为他端茶送水,经常深更半夜为他求医问药,不厌其烦,经过多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身子一天一天好起来。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儿女还要亲啊!”像这样的例子,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敬老院里的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有眼睛失明的、有耳朵失聪的、有烂腿流脓血的、有大小便失禁的、有身患绝症的……他把每一位老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当院长,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随叫随到,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拥护。74岁的曹万春老人在县医院住院期间,他亲自护理,为老人端茶递水,端屎端尿,昼夜守护,还自己掏钱为老人买鸡蛋、水果、营养品,老人弥留之际把他叫到床前,对他说:“你对我这么好,我今生不能报答了,只有来生了!”说完,老人安详地去了。76岁的江传孝老人临终前用“你是大好人,好人有好报,你会健康长寿的!”祝福话语来表达对他的深深感激。有的在他喂药喂水时就倒在他的怀里,每一位老人临终前的眼里都饱含着幸福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五年来他先后呵护了10余位老人幸福度过晚年。
  履职责,在敬老事业上展风采。每当老人们感激他的时候,他总是说:我是敬老院的院长,人大代表,为你们服务,这是我的职责,只要我还能干一天,我就要和你们在一起,把敬老院办得更好,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红火、更快乐、更幸福。 他就是这样在这个别人不愿意干、不理解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把对职责的无限忠诚和全部精力化作甘霖,倾注在敬老事业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一名人大代表的风采,谱写了一曲人大代表无私奉献之歌、敬老孝亲之歌,他先后被评为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腾达镇第五届、六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