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以来,岳池县降雨量严重偏少,旱情十分严重,人畜饮用水、农业生产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该县各级人大代表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纷纷为抗旱出力,奔走在田间地头,到处是一组组人大代表参与抗旱镜头。 镜头一: 循着“突突”的机器轰鸣声和“哗哗”的流水声,翻过一道坡,笔者看到一群人正坐在黄桷树下休息,旁边一台抽水机正欢快地忙活着,灌溉着干涸的秧苗。 4月26日,在中和镇二郎庙村,笔者见到了正在黄桷树下休息的县人大代表段建华,一位精干的农村汉子,土生土长的本地人。眼看着全村410亩水稻无法栽插,360亩玉米陷入绝收的危险,100余亩新栽植的柚子树濒临死亡威胁,段建华心急如焚。他发动群众成立抗旱小分队,从镇供电所借来专用电线和插线板,到水管站借用水管1000米,潜水泵7个,组织动员群众投劳80余个抗旱抽水保苗。二十多天来,段建华连续奋战在抗旱一线。 久旱逢甘雨。看着一股股清澈的水流到干旱的田间地头,秧苗贪婪地喝着,“突突”声、“哗哗”声象和谐的音乐伴奏着,村民开心地笑了。 镜头二: “对不起,我正准备到县水务局去协调一下渠道维修的事。下次再聊哈。”初次见到乔家镇党委书记、县人大代表黄华,就给笔者吃了一个闭门羹。 再次见到黄华,是三天以后。“今天你要是不忙的话,就陪我下乡抗旱去。”黄华说,“乔家镇在今年特大旱情中,损失可不小哦。群众心里着急,我们也急啊,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村民抗旱。” “旱情一日不缓解,我们就一刻也不放松。近一个月来,我们镇干部天天都奔忙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寻找水源,帮助规划落实打井,组织村民抽水抗旱保苗。镇财政投入资金4万余元,购买抽水机器5台;组织发动村民整治和维修山坪塘16口、提灌站6口,实现蓄水5000多立方米,保证了全镇13个村大春生产的灌溉用水……”在下乡途中,黄华介绍说。眼力所及之处,有群众正在田间插秧。 “老冯,水渠修好了吗?”到催龙村,黄华迫不及待地问。 “正在修,再搞两三天,估计就差不多了吧。”村民冯云贵说。 “要加快进度,多找点劳力,争取尽快把水引过来。走,过去看看。” 沿途不时看到群众在水渠里起泥、整修,一派火热的劳动画面。来到红旗水库,黄华看了水库蓄水情况,接着又挽起裤腿,跳下渠沟,加入到整修队伍…… 镜头三: “喂,杨主席吗?我是双河口村邹国华,谢谢你们帮我栽玉米苗……” “呵呵,不过,现在还是要注意抗旱保苗,看这形势,旱情还比较严峻……” 4月20日,笔者见到了正在接电话的县人大代表、镇龙乡人大主席杨勇。 镇龙乡也面临着严重的旱情。为了帮助群众抗旱自救,杨勇了解到鸡公岭村调整产业结构后,该村所种植的600亩葡萄苗受旱严重,动员种植业主及时购买了4台抽水机抽水抗旱。杨勇同时兼任该乡双河口村第一书记,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他走村串户,多次组织村、组干部和乡人大代表帮助缺水群众协调生活用水、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寻找水源、调处群众因抗旱保苗引发的争水纠纷。 采访后记:在岳池县,各级人大代表组织、发动村民抗旱自救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在群众面临困难时,各级人大代表冲锋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当代表我为民”的铮铮誓言。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有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有各级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有群众自力更生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终究会战胜困难。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