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一场鲜见的强风暴雨夹杂着小冰雹袭击了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暴雨和大风造成该镇2112间农房损坏,27间农房倒塌,7800余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近100亩,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受损较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18余万元。面对突如其来的天灾,连日来,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人大主席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到全镇11行政村和1个社区的154个村民小组,身先士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积极帮助和指导广大受灾群众开展一系列减灾生产自救工作,展现了新时期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时代风采。
乡村院坝现亮丽“风景线”
灾害无情、人间有爱。灾情发生后,丰乐镇人大主席团紧密配合镇党委政府抢险减灾和灾后自救重点中心工作,立即着手在全镇70余名人大代表中开展“心系人民、情系群众”的生产救灾活动,让人大代表在群众生产自救中起带头表率作用。各村人大代表小组紧急行动起来,及时召开小组会,明确近期代表活动重心就是抗汛救灾,并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协助村、社组织群众抗灾自救,生产自救。同时,在人大代表中认真落实“三带头、两帮助、一联系”责任制。“三带头”是带头宣传区委区府和镇党委、政府防讯救灾意见,疫病防治和防地质灾害知识;带头落实防讯救灾措施;带头做好稳定工作。“两帮助”是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帮助群众落实补救措施,每位代表帮救不少于4户。“一联系”是充分发动群众互帮互助多措并举切实搞好抗灾自救,每位代表联系选民不少于20人。 在乡间田野、农家院坝,随处可见区镇人大代表和干部群众奋起自救、恢复生产的身影。村民们在人大代表帮助下,有的在扶树(苗)、培土,确保倒(树)苗扶正;有的在清沟排涝,抓紧抢收抢种各种农作物;有的人大代表还和镇农技人员一起到村入户发放灾后生产自救技术宣传资料。在道路严重损毁的村组,人大代表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加紧抢修,确保交通畅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此外,人大代表们还积极帮助倒房户等重灾户联系灾后重建家园的各项工作。代表委员已成为灾后活跃在乡村院坝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面对诸多人大代表活跃在抢险减灾和灾后生产自救一线,许多群众无不感慨:“人大代表真不愧是我们的知心人!”
人大代表是旗帜标杆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人大代表。 在减灾自救工作中,人大代表们身先士卒,冒酷暑,出点子,带动全镇人民积极投入灾后产自救工作中,减少灾害损失,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5月3日中午,镇人大主席谢乾华似乎已经忘记了日夜忙碌的困倦,带着镇村干部来到天台村,询问受灾群众有何需求,安抚灾民情绪。直到下午6时,谢乾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在谢乾华的示范带动下,许多人大代表也纷纷投身灾后生产自救一线。镇人大代表、天台村支部书记雷尊林、村委会主任杨玉龙带领村民发扬持续作战的精神,及时清理了村上的多处山体塌方;镇人大代表、五里村村主任杨世华在村社公路抢修中不怕苦、不怕累,手上磨起了血泡、腿上划破了口子,但与大风暴雨抗衡的劲头却更足了。 “请相信党委政府,我们一定会来帮助你们重建家园,尽快恢复农业生产!”4月29日,强风暴雨刚停,天还蒙蒙亮,纳溪区丰乐镇人大代表李茂霞就带领镇村干部直奔皂角、中华村等村组,挨家挨户查灾情解民意,嘘寒问暖,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思相和安扶工作。全力确保他们有住所、有饭吃、有衣穿,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家园,早日过上新的生活,保持了群众生产生活的稳定。李茂霞对群众说:“虽然房顶被大风刮垮了,但精神不能垮。房屋遭了点灾,我们的信念没有受损,只要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大家的房顶一定会早日盖起来。” 5月4日上午,笔者在五里、罗东等村组的沿沟农田、公路、村舍看到,一杆杆红旗迎风飘扬,许多镇人大代表与村组干部、基干民兵正奋斗在灾后生产自救的生产第一线。 忙碌间,村民段勤告诉笔者,“灾害面前,人大代表是一面旗帜、是标杆,是我们的主心骨!”正像村民所言,在灾后恢复生产自救中,许多人大代表全力奋斗在一线,在挥锹抡锨清理公路边淤泥,在田间地头疏通水渠,在帮助桂花种植大户扶桂花树(苗)……放眼整个丰乐镇,处处呈现出一幅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画卷。 据了解,目前,丰乐各村组的受灾群众在人大代表给力帮助下,正不等不靠,奋起生产自救,灾后自救和重建工作也在紧张有序进行之中。